從餐桌到稻田 餐廳供美食、分享故事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4 月 08 日訊】有一群年輕人,利用閒暇時間下田種稻,從中了解食物的成長過程,也和消費者一起分享,我們帶您來到宜蘭南澳,分享這群年輕人的故事。

年輕人捲起褲管、彎腰插秧,這一群餐廳員工已經連續三年到南澳田間體驗插秧種稻。

早午餐咖啡店夥伴 林胤君:「比較難的就是腳會一直黏在土裡面,要拔起來比較辛苦,我覺得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株秧苗就是大概500顆稻米,長得好的話可能是1000顆,就可以供給一碗飯,然後我就會覺得,今天種了幾碗,邊種邊想,然後腳好像稍微比較沒那麼酸一點。」

早午餐咖啡店男主人 李明峰:「其實從食物怎麼被對待的,怎麼被照顧出來,然後放到餐桌,怎麼處理它,然後最後進食本身,它都是一個一連串的過程,其實我們非常希望說把這樣的一個過程分享給我們身邊的夥伴,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透過體驗。」

種下這片稻苗之後,會用最自然的耕種方式,不噴灑農藥、不施肥料來照顧它們,過程中看似簡單的除草工作,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意義。

早午餐咖啡店夥伴 陳昱叡:「我們為什麼要除草,除草是為了什麼,然後這些草又是為什麼被稱為雜草,在這樣的過程中,其實大家並不是就是只是插秧而已,其實我們腦袋裡面的東西是一直不斷在沉澱、在反思。」

食堂堂主 葉品妤:「只要我們給它一個很好的環境,然後呢 它就能夠用它自己的力量成長,照顧好土地、水質,土壤都非常的強壯、乾淨,那它就會長出很好的作物出來。」

念經濟系的阿狄和學園藝的明峰,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做有意義的事,決心要從「吃」做為出發點,連結人對食物及土地的關懷。

早午餐咖啡店女主人 狄佳瑢:「如果我們的餐飲這部分,我們能提供更多對於土地上更友善的資訊出來的話,我希望藉由「吃」這件事情,讓很多人除了享受美食之外,能了解這些美食背後的成長過程。」

從插秧到收成的過程,一點一滴都紀錄下來,阿狄和明峰有個夢想,要在自己的餐廳用實際的行動,分享土地的智慧、訴說食物的故事。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訢瑜 吳富國 宜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