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染文創作品 呈現質樸客家文化美學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5 月 28 日訊】客家柿染利用柿皮、柿汁豐富的天然單寧酸和膠質,在布料上留下深色染斑,具有優異的色牢度,時間越久顯色越深,染製出皮革的質感,讓柿染俱有樸素、沈穩、厚重的特色,新埔柿染工坊最近推出柿染文創作品,正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長1350cm的柿染作品<星空> 」

    長達1350cm、沒有間斷,用整匹棉布的柿染作品<星空>,是六個人耗時一個月才完成。

    新埔柿染工坊成員 沈家惠 :「它的圖案必須要對稱,那我們同時有五到六個人在做這個畫,所以我們這五、六個人的默契要夠,才知道說這大大小小的圈圈,它必須要落在哪裡,形成什麼樣圖案。」

    新埔柿染工坊成員 田春蘭:「像我們這一塊<星空>,裏面就有一個縫染,還有一個綁染。」

    手中這塊綁得像刺蝟的白布,經過柿汁裏面豐富天然單寧酸和膠質的染製,經過陽光日曬後會逐步加深,呈現出獨特素樸、沈穩的自然色澤。

    新埔柿染工坊執行長 陳惠琳:「一般的植物染,你可能用了一塊棉布染了幾個圖騰,然後可能還會褪色,可是柿染它的價值跟它所呈現出來的味道,非常的內斂跟低調的奢華。」

    新埔柿染工坊成員 田春蘭:「因為它含有豐富膠質,所以染的布呢,就會比較硬挺,它可以染出像那種皮革的質感。」

    煮染、浸染、繪染、雲染、刷染還有魚鱗紋染等柿染工法,還可以通過與金屬、不同的植物的媒合,發展出色彩豐富、多樣的文創作品,原本被當作垃圾的柿皮,在藝術家的巧手下,也變成創作的黃金。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媛 趙揚 台灣台中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