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為神奇 台灣媳婦蚵殼創意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9 月 13 日訊】吃過的貝殼或是蚵殼,一般都是被丟棄,兩位從越南遠嫁到彰化王功的台灣媳婦,利用回收的蚵殼與其他貝類,透過巧思與創意,製作出兼具實用與觀賞的藝術品,透過鏡頭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

    稀有珍貴的黑面琵鷺、造型可愛的貓頭鷹,色彩鮮豔的魚類,這些都是來自越南的兩位台灣媳婦,從開始學習到現在能擔任蚵藝老師,將近十年的蚵藝技術,把不起眼的蚵殼與貝殼,做出各種各樣的藝術品。

    蚵藝老師 杜氏惠:「這種貝殼類,就是哪一個配合,那個顏色,跟那個圖顏色,就是比較配合,我們就給它組合。」

    除了觀賞用的,蚵殼也可製作成面紙盒,甚至是色彩鮮豔的鏡子,特別的是利用蚵殼與貝類的透光性,製作出實用的燈具,像是這盞就是利用黃金蜆的外殼做成的夜燈。

    蚵藝老師 盧翠芬:「融入生活裏面,就是有一些面紙盒,跟鏡子,跟一些檯燈,做成一些,一般家庭可以用得到這樣子。」

    王功蚵藝文化協會執行長 余季:「她們已經下定決心在我們台灣,當一個真正的我們在地的居民,她們融入我們的土地,她們把她們東南亞的風情,她們的色彩的直覺帶進來。」

    不起眼的蚵殼,卻是她們創作的素材,透過她們的巧手,用蚵殼,刻劃人生。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台灣彰化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