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老字號製藥廠 MIT濃縮中藥打響日本名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11 月 02 日訊】中藥醫學,也隨著時代演進,從傳統的抓藥、煎煮方式,發展成現在市面上的濃縮中藥。光是台灣,就有97家製藥廠,我們為您專訪,台灣一下老字號製藥廠。將近70年的歷史,從傳統生藥磨成粉,轉型為中藥濃縮製劑廠,同時也成功打進日本,約占8成市場。透過我們的鏡頭,帶您看到,受到日本市場肯定,台灣嚴謹、負責的製藥精神。

台灣製藥大廠董事長 陳伯川:「生川烏它有很重的毒性,就是烏頭鹼。同時也是它的藥用的成分,所以我們要清洗過後,再炮製個數天。」

炮製可是一門學問。炮製,古稱炮炙,在中藥學中是指根據中醫藥理論,按照醫療、調製、製劑、 貯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的性質,將藥材加工成飲片時,所採取的一系列傳統製藥技術。炮製中藥材的過程,將會影響中藥的藥性,改善中藥材的儲藏性。就 像:光是降低生川烏的烏頭鹼毒性,大約就要7道程序,台灣製藥大廠董事長陳伯川表示,針對藥材屬性,處理方式也不同,比如烘烤溫度,羌活大約70度,當歸 則是60度左右,這麼講究,為的就是保有中藥材的精油成分。

處理好的中藥材,分別放置常溫和低溫保存,而且外包裝必須要有「原料檢驗合格標示單」,為中藥材的品質保證。並採用德製先進的循環萃取、減壓濃縮設備,將藥材精華及活性成分徹底保留,再利用渦輪熱風乾燥,均勻噴霧乾燥造粒,最後自動化完成包裝,

而為了因應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形態,透過科技,將東方傳統的智慧結晶,濃縮成了方便攜帶的粉末。

台灣製藥大廠董事長 陳伯川:「回家又要煎煮,煎煮完之後,那個藥湯又會很苦,而且又很熱。如果可以把它弄成西藥的粉末方式的話,讓一般民眾可以方便攜帶,也方便使用的話,這樣就可以使中藥西化的話,那一般人可能會更接受。」

這一個念頭,讓原本以傳統生藥磨成粉的工廠,轉型為現代中藥濃縮製劑廠,也是台灣最大中草藥製劑廠之一,1994年通過澳洲衛生部(TGA) GMP查廠、1975年獲得日本厚生省藥品輸入許可,2008年獲得日本厚生省醫藥品外國製造業者認定證等,成為台灣濃縮中藥進軍日本市場的成功典範。

中醫師 池田政一:「台灣的濃縮製劑很好,濃度高,沒有摻雜太多東西。」

台灣製藥大廠董事長 陳伯川:「(日本)他是每五年要做一次審查,所以在台灣,很多藥廠都自動退出了,因為他沒有那個認定證,所以他們沒有辦法銷售。空調這個更嚴格了,空調就 是整個怎麼樣去管制它的空氣的流向,絕對不能有汙染,這個還有水資源,這個系統一定要達到國際的標準,才能夠整個,達到那個PIC/S GMP他們的要求。」

陳伯川表示,有些中藥具有毒性,所以在飲片前的處理過程,確保「安全」顯得格外重要,製藥廠擁有自己的品管實驗室,檢測農藥、金屬殘留、塑化劑等,並因應各國中藥檢驗標準的不同,進一步提升為國際級的品質檢驗中心。

台灣製藥大廠董事長 陳伯川:「製藥是良心事業,不可能說把一些藥,把它弄成,不是正當的藥去做處理。」

未來,陳伯川計畫在台灣打造連鎖養生的藥商通路,串聯製藥產業發展,將一甲子堅持的台灣品牌精神,繼續開拓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新里程碑。

採訪撰稿:李晶晶

攝影後製:曾奕豪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