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海洋 「台灣宮崎駿」新竹募寶特瓶蓋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2 月 18 日訊】沒有確實回收的保特瓶蓋,會產生污染影響生態。新竹市啟動「萬蓋雲集計畫」,有台灣台灣宮崎駿之稱的繪本創作專家 陳旻昱,邀請民眾共同收集廢棄瓶蓋,關心海洋污染問題。

    轉開保特瓶蓋,喝完飲料後,該回收還是隨手丟棄呢?大家都知道寶特瓶可以回收,卻經常忽略瓶蓋也要回收。新竹市環保局邀請民眾一起收集寶特瓶蓋換獎品。

    新竹市環保局長 江盛任:「募集到一千個以上,大概是四公斤左右,我們就會送我們『台灣宮崎駿』的這個玉米辰老師的繪本一本,提供給願意來響應我們這個活動的市民。」

    這幅漂亮的「藍色小海豚」瓶蓋畫,就是用一千多個瓶蓋創作而成。新竹市環保局預計要收集20萬個瓶蓋,在南寮國小舉辦藝術創作營。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素有「台灣宮崎駿」之稱的陳旻昱老師,將帶領民眾和學生利用回收瓶蓋作藝術,讓孩子瞭解海洋污染的嚴重性。

    新竹巿長 林智堅:「把這些瓶蓋再一次利用,我們讓孩子們用他們的雙手、用他們的想像,透過這個藝術的一個發想,把它變成一個裝置的一個藝術,那我想這是一個寓教於樂,非常好的一個活動。」

    繪本創作者 陳旻昱:「我們也相信孩子的那個天空是很寬廣的,那我們用我們周遭的一些垃圾來創作,變成是一個藝術的創作品,進而來跟孩子談有關海洋垃圾污染的問題。」

    新竹市南寮國小校長 李阿丹:「創作之前是有關於藝術創作的一個學習活動,然後在這之前還有認識環境、然後資源再利用這樣的一個課程。」

    台灣一年至少用掉28億支寶特瓶,據環保署統計,九成五的回收寶特瓶中,有一半都沒有瓶蓋,可能被隨手丟棄。新竹市環保局希望透過贈送繪本和瓶蓋創作競賽,喚起民眾用實際行動守護地球。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