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尾巴」不見 當心罹患帕金森氏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2 月 23 日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據統計目前台灣65歲的老人,每100人就有一個罹患帕金森氏症。不過,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判是中風或肌肉關節問題,延誤治療。現在有醫院,透過高梯度磁場磁振造影,可以盡早判斷,準確率高達九成。

手、腳不停發抖,說話緩慢,71歲的陳女士,2、3年前開始手沒力、舉不起來,原本以為是五十肩,但怎麼吃藥都沒用,後來居然確診是帕金森氏症。

患者 陳女士:「剛開始手會痠,那我就先到神經外科,它就幫我做電腦斷層,說頸椎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就自己跑到復健科,復健科說五十肩啦,本來我用左手很靈活,打蛋什麼都很靈活,怎麼不會打蛋了,我就嚇一跳,趕快來找袁主任。」

醫生表示,陳女士不是唯一,不少人將中風、肌肉關節問題,和帕金森氏症搞混。經過高梯度磁場磁振造影,才真相大白,比一比,正常人的黑質緻密部長得像燕子尾巴,不過,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影像,因為缺少「多巴胺」,尾巴就不見了。

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袁瑞昱:「後來我發現(陳女士)她有其它地方的僵硬,她肢體的抖跑出來了,那她動作也形容,走路比她先生慢很多,之後她的條件越來越多,就懷疑我們就讓MRI來幫助我們確診。」

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名帕金森氏症患者,臨床上也有20幾歲的年輕病患。醫生提醒,如果出現動作慢、身體抖、四肢僵硬,走路向前傾,就要小心,越早發現治療,就能越快延緩症狀。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