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刀故鄉「銅門」 延續近百年打造技法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4 月 20 日訊】花蓮秀林鄉「銅門」有番刀故鄉之稱,1918年日本人傳授至今,當地仍保留手工製作方法,雖然費工,但太魯閣族人依舊堅持,因為他們認為擁有一把好刀,會上山打獵才是勇士。

這一把是鐵餅式的刀,這是一般用途的刀子,而這支是屬於花東海岸原住民慣用的刀。

太魯閣族頭目 許有祥:「刀的來源,是日本人來剛來的時候,挖路 換藥包紮都是人工,沒那麼機器以前,都是人工打鐵,後來我們的爸爸阿公,都是去工作,包紮、開路,那時候的那個我們的爸爸阿公,施作鋼筋壞了要自己修理,然後才打,從那時候以前那個日本石頭很好,我們的阿公爸爸研究就是研究這個刀。」

花蓮秀林銅門有「番刀故鄉」的稱號,許有祥從1951年學習製刀至今,堅持採用當年日本人傳授的古法,每一步都不馬虎,他的作品不只愛好者很多,還到各地去參展,這把頭目刀,就是部落崇高地位的象徵。

許有祥兒子 許壽亭:「會打獵的族人,在以前就像當過兵那一種的,像不會打獵的男人,是比較做一些務農方面,沒有被傳授,往往就在鄉下務農,像一般會打獵,就往山上獵一些動物,維持他們的生存。」

太魯閣族頭目 許有祥:「我們不用油,用水,差不多三分之一,不能全部放,因為這全部都是鋼,如果全部放的話,會斷。」

銅門刀採用卡車鋼板製作而成,銳利又耐用,當年街上有十幾家打鐵店,如今大都被鐵製刀給取代了,許有祥仍堅持傳統技法,淬煉每把刀,就像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堅持。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花蓮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