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將疊杯賽奪11金 揭密練習方式!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4 月 29 日訊】競技疊杯在台灣是一項新興運動,發展不過短短幾年,成績斐然。在2016年「競技疊杯世界錦標賽」中,台灣小將遠赴德國,抱回11金,令人刮目相看。然而風光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苦練,選手們甘之如飴,陶醉在疊杯的樂趣中。

    一雙雙小手飛快的舞動著,疊杯收杯的聲音此起彼落,動作乾淨俐落。稚氣未脫的臉龐,展現出高度專注力,只為完成眼前的任務。

    這間小小的教室,就是台灣選手在德國「競技疊杯世界錦標賽」勇奪11金的練習場地。

    鏡頭回到當時的比賽現場,帥氣完成比賽,開心的拍手跳起,今年(2016年)才6歲的李岱宸,得到個人333和CYCLE雙料冠軍。再來看另一位,短短不到6秒鐘,就俐落完成疊杯,北大高中的楊筑鈞拿下333和CYCLE項目冠軍,總共抱回四金,還刷新自己的紀錄,被譽為「全世界最快的女生」。

    疊杯賽四金得主 楊筑鈞:

    「因為現在是世界上最快的女生,就是自己在最高峰,後面就會緊跟著很多人,要追上我。那種壓力是滿大的,可是就是要試著去克服它,就是繼續超越自己。」

    疊杯賽四金得主楊筑鈞的練習畫面
    疊杯賽四金得主楊筑鈞的練習畫面

    國際賽亮眼的成績,來自於規律而勤奮的練習。每個月齊聚教室一次,加上嚴格的自主訓練,是他們能夠勝出的原因。

    疊杯賽三金得主 張瑜庭:

    「(一天)練一個小時,慢慢越(來越)快,我就會喜歡出國比賽。」

    疊杯賽三金得主張瑜庭的練習畫面
    疊杯賽三金得主張瑜庭的練習畫面

    疊杯運動,訓練身體的協調與反應能力,獲得許多家長支持,最小的選手年僅6歲,速度卻相當驚人。

    疊杯賽二金得主 李岱宸:

    「就在一起練習,要比賽的時候就要去比賽。有時候他們會限制時間,沒有比完的(完成的),就等於放棄。」

    疊杯運動始於1980年代,逐漸蔚為風潮,並發展出雙人賽和徒手接力賽等團隊項目。

    競技疊杯雙人賽
    競技疊杯雙人賽

    剪輯 林雅紅

    新唐人電視 Celia Yeh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