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實名制各國大不同 台灣向何方?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19 日訊】雖然網路交易為了防止洗錢氾濫,多數各國在管理上,都有相關認證制度,但其實各國處理的規範也不盡相同。

    台灣樂點行動支付率先上線,成為台灣第一家營運的第三方支付業者,不過其實台灣業者早在去年就取得執照,卻遲遲沒開業,其中的原因也跟法規有關。

    藍新科技行銷總監 沈綸桂 :「我們業者通常面臨的第一個關卡,的確就是實名認證的部分,那要把會員轉過來就要留,他的真實姓名,還有等等的相關條件,那這個門檻是比較高的。」

    第三方業者經營,儲值轉帳,代收代付,「實名制」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買家買家,雙方的交易權益,但實務上,卻也造成使用者的困擾,也有學者質疑保障資料的背後,也要擔心個資外流風險。

    全球情況來看,美國採較低度認證,主要綁定信用卡,就能交易,代表業者Paypal;澳洲則採高度實名制,所有第三方支付業者都強制要求連結金融卡、信用卡帳戶;韓國2007年雖然實施網路實名制法案,但2011年遭到駭客攻擊下,2012年全面廢除網路實名制,取而代之的是在2014年上路的My Pin碼服務,由隨機生成的13位數字組成,可代替身份證號廣泛使用。

    台灣的部分,金管會目前擬定可在一定額度內,透過綁定電話號碼進行認證。

    3C趨勢觀察家 董福興:「 因為我們對電話號碼的管控不是這麼嚴格,所以說,這一點,這一點是不是,是變得更安全呢,還是可能有其他的危險,我覺得可能 還要再看一下。」

    藍新科技行銷總監 沈綸桂 :「這些業務全部都是專法專營,現行的法規是這樣,我們就必須要去遵守。但我們業者,一定是希望進入門檻比較低嘛,這是我們大家要去金管會溝通的一個地方。」

    中國使用電子交易實名制,引發各界議論,台灣如何兼顧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及整體電子支付產業發展,得做好相關配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 沈唯同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