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傳棄市場化 專家稱代價高昂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26 日訊】有外媒報導稱,中共央行已放棄人民幣市場化,人民幣中間價星期四創近5年新低,大和分析師賴志文認為,央行要控制人民幣代價很高昂,會令經濟進一步下滑。大和又預計,人民幣貶值及走資的第二回合只是剛開始。

    記者:《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有央行官員擔心資金流走過快,今年年初已經放棄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令市場關注人民幣國際化是否開倒車。

    人民幣中間價報6.5693兌1美元,較前一天價跌225點子,創逾5年新低。對於人民幣匯率政策走回老路,大和分析師賴志文認為,央行付出的代價將非常高昂。

    大和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他要支持人民幣,需要用很多外匯儲備,但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很高昂、痛苦,令經濟更加收縮,對信貸壓力更近緊張。」

    大和預期,聯儲局6月至7月將會再加息,今年將加息兩次,人民幣匯價勢必受壓。報告又稱,人民幣貶值及走資的第二回合只是剛開始,維持年底前人民幣兌美元貶至7.5水平。

    新唐人記者梁珍香港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