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3.5萬人離職 中國銀行怎麼了?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05 日訊】據大陸媒體9月1號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已有3.5萬人「逃離」銀行。經濟學家認為,這是銀行業出現危機的標誌。那麼作為一個敏感度極高的行業,中共會不會讓銀行出現危機?這3.5萬人是主動離職還是被動離職?一起來看看。

據大陸財經媒體報導,由於實體經濟下行,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上半年,除了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不良資產繼續攀升和經營情況惡化外,多家銀行出現員工薪酬支出減少,曾經的高收入行業陷入降薪潮。受此影響,1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出現員工人數減少,上半年銀行員工變動人數高達3.5萬人。

報導分析說,引發銀行員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包括:薪酬下降,員工跳槽謀求更好發展;銀行減少控制管理成本;電子渠道替代率上升;以及自然退休人員增加。

有大陸媒體指出,隨著限薪令發出、不良資產的增加,商業銀行的降薪潮真的來了。雖然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依舊驚人,但往日驕人的「金飯碗」如今反而有些燙手,所以逃離體制成了不少銀行從業人員的一大選擇。

大陸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中國的銀行業可能面臨著歷史上的大清洗。有幾個方面導致:人員的離職,銀行的業績的壓縮,還有國家GDP的降下,基準利率下降,還有中國的黨政軍國有企業成本大幅度升高,高了以後導致銀行業利潤壓縮。」

鞏勝利指出,中國的銀行最大的問題出在國有制。國有企業需要銀行長期無償「供血」,以及不斷虧損造成的銀行壞賬,一直是經濟學家們批評的「綁架」銀行的因素,而且地方政府的債務同樣也在壓垮銀行。

鞏勝利:「壞賬增加,銀行貸款或者存款在大幅減少,這是前幾年4萬億大救助以後產生的一種必然結果,這些錢發出去就像打水漂一樣,只有出沒有進,你想想看像這樣的國家黑洞怎麼樣來延續。」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張清溪:「銀行出現危機是不得了的事情,但是我覺得中國(共)政府不會讓銀行出現所謂的危機,政府會去支持,它支持的方式大概就是印鈔票,所以就會造成一些其它的社會問題,這個社會問題,我想比較明顯的就是一般人會恐慌。」

有評論認為,無論如何,自去年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銀行坐吃利差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加上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更成了銀行的生死劫。

新唐人記者 劉惠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