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駐村 裝置藝術打造農村意象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05 日訊】鏡頭來到彰化,帶您看到,彰化多位藝術家,利用藝術服務交換,進駐沒有人住的三合院,利用當地的廢棄物,打造獨特的裝置藝術。

    3位藝術家,搬上厚重的鐵桶,加上鐵絲作成的頭髮,用廢棄物黏上眼睛、鼻子、嘴巴,做出鐵桶農夫;還有用濁水溪的黑泥,塑造水牛身體,鐵器打造牛角,多位藝術家,將沒人住的三合院,回復成田園農村的古早味。

    藝術家 陳佳慧:「他是一個農夫,然後就是靠在這裡休息,然後看著他養的雞、鴨在庭園跑。 」

    藝術家 謝釋隆:「從黑泥,然後最後生出米,中間這個串接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想用黑泥做一隻黑泥水牛。 」

    還有藝術家用大型的漂流物及在地的資源,發揮幻想空間,做出空心的「穀怪」,讓小朋友在穀怪內外玩遊戲。

    藝術家 詹凱迪:「它原本住在森林裡面,就在農夫收成的時候,或在大水下大雨,然後颱風天的時候,它就是跟濁水溪一樣,這樣沖積下來,然後到這個村莊裡面,然後來找尋這些不愛吃飯的小孩這樣。 」

    計畫主持人 巫宛萍:「我們做交換的部分,就是社區來做服務,然後私人也願意提供作為公共空間使用。」

    多位藝術家進駐三合院,利用自己的所長發揮創意巧思,打造裝置藝術,將眼前殘破的景象回復農村的意象。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陳漢昌 台灣彰化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