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邑米社大 水耕栽培推食安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0 月 24 日訊】嘉義縣邑米社區大學,開設一連串學習型課程。其中的水耕蔬菜,把閒置空間再利用,透過教導小朋友們栽種有機蔬菜,希望為食安及食農教育,盡一份心意。

    小心翼翼的夾起小白菜苗,放入水盤,和興國小樓梯旁的空間,小朋友正興致勃勃的體驗水耕蔬菜的栽種。

    六年級小朋友:「這次水耕蔬菜很特別。」

    六年級小朋友:「上面種菜,下面種菇。」

    六年級小朋友:「比較不用擔心其他的汙染。」

    六年級小朋友:「不像以前在農地裡面種菜。」

    六年級小朋友:「我覺得很有趣,很好玩。」

    和興國小的「水耕栽培植物工場」,用LED燈取代陽光,並在水耕床下方,種植黑木耳和杏鮑菇,妥善運用空間,創新農業思維。

    邑米社區大學校長 吳孟昆:「我們利用三度空間,將水床下面我們另外應用來種植香菇,讓我們農業農民有一個更多的收入」

    和興國小校長 王姿勻:「最大不同是,它用空間再利用,它在水耕床的下面,又特別栽種了黑木耳、香菇、杏鮑菇 等菇類高營養價值的作物,把空間利用到極致。」

    在邑米社區大學上課的大人們,經過自己實地驗證後,發現收穫良多,因此希望,也能回饋給提供場地的和興國小。

    邑米社區大學校長 吳孟昆:「我們水耕班的學員,大家共襄盛舉,捐贈了這套設備。」

    嘉義縣教育處長 王建龍:「可以讓孩子了解到,我們蔬菜生產、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是更環保、更衛生。」

    社區大學希望藉由水耕蔬菜的栽培,推廣食農及食安教育,讓大家更注重對環境的愛護。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金洲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