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最後一哩路 智慧化物流決勝布局|新聞最聚焦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1 月 19 日訊】剛落幕的「雙11」網購節,讓電商業者忙翻天。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在24小時內總交易額,達到1207億人民幣,較去年成長了三成,但巨大交易額背後的6.57 億個物流訂單,或許,才是電商決勝的關鍵,因為,如何快速又穩定的把商品交到消費者的手中,考驗了物流和快遞業者的能耐,新聞最聚焦,帶您看到在這波電商浪潮下,智慧化物流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主持人:「4、3、2、1,我們看到了我們大屏幕的數字,基本上定格在了1207億。」

阿里巴巴集團的「雙11」網路購物促銷活動,在12日凌晨落幕,短短的24小時,今年締造了人民幣1207億元,約新台幣5600多億元的網購交易額,較去年成長了3成。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馬雲:「在雙11我們能夠看到整個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的潛力,在今天這樣的基礎設施情況下,我們能夠做成這個樣子,我自己覺得很滿意。」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當天共產生6.57億件物流訂單,較去年的4.67億件,增長超過4成。雖然交易額數字又創新高,但成長率卻比前一年放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反而表示,鬆了一口氣,他說,見好就收,原因就在於,不希望大量訂單,讓物流不勝負荷。

尚青雲端整合行銷公司營運長 余幸璋:「百貨公司周年慶狂銷熱賣,它車子還是有吞吐量的問題,沒辦法那麼多人進來,可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全部就靠物流,網路的電商,它是沒有上限阿,你只要雲端空間夠大,我就全部讓你進來,再來就是物流成勝敗。」

物流,決定了網路電商的勝敗。因為雲端的巨大吞吐無限,此刻電商的思考,已經超越貨物派送的傳統概念,捐棄人力物力基礎建設的舊有模式,透過新合作,新生態,聚焦瞬間派送達陣,電商業者要的,是網路世界裡所帶來的爆發性獲利。

尚青雲端整合行銷公司營運長 余幸璋:「沒有一個生意人會願意把物流費吸收完全,完全銷售,也是含在成本裡面,所以物流這個費用你說要降要怎麼樣,對於一個電商成長,是一個爆發性的一個獲利啊。」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馬雲:「我一直在構思,我們要做物流該怎麼做,肯定不是自己做,我對自己組建一家物流公司毫無興趣。」

3年前,阿里巴巴領頭創建成立了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將自己最擅長的「做平台」優勢又再次發揮在物流上,打造智慧物流系統,用機器人取代人力,整合中國的物流體系,建立各式各樣的標準和基礎設施,透過智慧分單、分配快遞線路,大幅提升包裹送達的準確率和速度。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馬雲:「菜鳥起來的核心想法,就是還是這句話,去支持無數的快遞和物流公司,幫他們成功,因為只有他們成功了,他們才能夠去解決社會的問題,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

今年「雙11」,阿里巴巴的第1個簽收包裹,在活動開始後13分送達,就是靠準確大數據預測,菜鳥網絡透過分析產品的歷史銷售數據、活動規劃、季節因素等綜合指標,將不同的熱門商品提前配置到各地的末端倉,在消費者還沒有下單前,就知道你要什麼,做好出貨的準備,幫助商家優化庫存。

IDC資深市場分析師 蔡宜秀:「從前端的下訂單開始,到最後端的物品出貨,然後到送交到消費者手上,你可以看的到他是一個整個自動化連結,透過e化系統然後來不斷優化的概念存在。」

而除了智慧物流,還搭建起統一的雲客服平台,幫助快遞企業夥伴的整體投訴率降低3成,菜鳥也在社區和校園新增數萬個,類似台灣便利商店取貨概念的菜鳥驛站,作為配送取貨點,打造連結緊密的夥伴生態系。

IDC資深市場分析師 蔡宜秀:「在最後一哩路的這件事情上面,也就是所謂的物流派送這件事情上面,他們其實是更願意跟,本來就擅長在這個區域當中,做這種物流派送的業者,做一些合作的動作,那他其實就是一個夥伴生態體系的概念,他在建置所謂的這種智慧化物流平台的概念是這樣子。」

目前,阿里巴巴組建的菜鳥聯盟,每天平均處理4200萬個包裹,大約佔全中國包裹量的73%,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和260多萬個物流配送人員在菜鳥資料平臺上運轉,形成了一個橫跨全球、高效的物流協作體系,正向著全球72小時中國內24小時送達的目標邁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馬雲:「目標是在全中國任何地區,這個24小時,只要你網上購物,24小時貨一定送到你家。」

TeSA營運長 周振驊:「物流其實我們強調的是效率,比如說在台灣,PChome從打出24小時以來,其實取得市場上領先的地位,也是從物流、倉儲開始做這件事情,那如果你用第三方,我所有資產在別人那邊,很有可能會效率不佳,這是會碰到的問題,但看起來走到今天他甚至其實敢保證,我在多少時限以內沒有送到,我會罰款,代表他其實在於一個第三方物流的角色,去統籌其它的資源,或者是其他的合作夥伴,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成效。」

但快遞量一大,難免還是會有服務參差不齊的情況,為了避免這個會影響到消費者購物體驗的現象,阿里巴巴的對手京東,則是選擇了自建物流倉儲的這條路,將高品質的快遞服務變成自家的優勢。

IDC資深市場分析師 蔡宜秀:「這兩種做法沒有誰好或誰不好,但是當你想要進展到海外市場的話,其實是,確實是不大可能從基礎建設、平台,到整個物流、派車等等這些,完全都由一間公司來進行的。」

TeSA營運長 周振驊:「如果以京東這個模式來講,坦白說你再怎麼做,應該不會贏過像DHL或者這些世界頂星的業者,他們做的事情一定其實也比我們原本在談的,可能只是國內的物流更加的複雜,那他的天花板跟瓶頸其實就在這裡。」

分析師和電商業者都認為,如果以未來要發展跨境電商的角度來看,菜鳥的合作夥伴模式,能更快的處理好跨境物流的問題。而台灣的電商在智慧化管理上已經行之有年,雖然跟中國比有差距,但在物流的效率上已經能滿足台灣消費者的需求,但如果未來要發展跨境電商,會缺乏一個能有效把產品推出去的平台。

IDC資深市場分析師 蔡宜秀:「電商業者他想要進一步的擴展到,就是其他海外市場的話,我想在這個時間點可能透過策略聯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的方式,因為其實在各國,都已經有各國所有一定的這個發展程度的這個電商平台出現,所以與其我們花費資金資源,從無到有的自己去規劃這樣的機制,不如就是跟電商平台業者做合作的方式。」

弱化傳統物流基礎人力物力建設,強化線上價值,同時,看重夥伴合作與共享的關係。阿里巴巴的菜鳥網路,已經搭建出了新的獲利模式。或許,在全球電商產業,迅速發展的環境下,台灣要掌握優勢,就得靠新模式的合作與共享,靈活的在雲端市場中,突圍取勝。


採訪撰稿:黃庭鋒
攝影剪輯:陳輝堯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