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建國二村 國小童探索眷村文化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2 月 26 日訊】建國二村曾經是嘉義市第二大的眷村,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就是在建國二村長大的。來看到,嘉義市民族國小三、四年級的同學們,將本學期探索被拆除的建國二村的學習成果,舉行深入的成果展,一起來看看。

    桿著麵皮,眷村媽媽們正在製作蔥油餅,一旁還有人幫忙下鍋煎蔥油餅,不一會兒,香氣撲鼻、炸得金黃色的蔥油餅,讓人垂涎三尺!長桌上還擺著眷村早期和改建後的模型屋,煮飯用的煤球、煤油爐和手搖電話機等難得一見的眷村文物,看得小朋友嘖嘖稱奇,馬上體驗!

    民族國小學童 余佳歆:「眷村是他們的家,所以(上)廁所要跑去外面,而且沒有沖水器,然後瓦斯爐(爐灶)也只能用煤炭來烤(燒),真的很辛苦!」

    民族國小學童 陳靖元:「我覺得很可惜,想把眷村再建起來,因為我想看看眷村真正的模樣。」

    眷村文史工作者 陳小鯨:「老照片,還有一些老的這個生活器物,在這邊(展示),讓小朋友知道以前在那個艱苦的時代,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怎麼把我們養大的。」

    成果發表會上,播放電視製作人王偉忠特別拍攝的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還有一張張泛黃的眷村老照片,勾起了許多人的兒時回憶!

    眷村媽媽 吳嘉萍:「物資都很貧乏嘛,只有爸爸一個人上班,家長只有變通嘛,來我們就做這些蔥油餅啊、饅頭啊、包子這樣的,所以說這是50幾年前的回憶啦!」

    嘉義市民族國小校長 查顯良:「它硬體消失,它文化還在,它精神還在,它當年這個眷村的美食還在,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保留的。」

    現場還有竹蜻蜓、尪仔標等各式各樣的童玩體驗區,讓科技時代的孩子們,感受一下眷村孩子童年的樂趣。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