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台交流協會揭牌!雙邊關係再上層樓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1 月 03 日訊】歡迎回來。被視為準外交代表機構,功能類似於美國AIT的日本交流協會,成立45年後,今年終於正名成功,把「台灣」正式放入名稱內,他們特別選在新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舉辦新名稱揭牌典禮,希望為新一階段的台日關係啟航。

    「3、2、1,請揭幕。」

    在大門口掛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牌子,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和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一起揭幕,共同見證交流協會45年來,正名的這一刻。

    「本會的新名稱是,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日本駐台代表 沼田幹夫:「今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將與台灣相關人員一起,讓過去所謂現在是日台狀態的最佳情形,能夠再上一層樓。」

    亞東關係協會會長 邱義仁:「這些努力的成果,絕對不只是一個符號性的象徵意義而已,也絕對不只是一個表面性的改名字而已,否則,這條路,就不必走的那麼久,也不必走的那麼辛苦。」

    祝賀日本歷盡艱辛,終於完成正名,1972年9月台日斷交,12月成立交流協會,取代駐華大使館功能,台灣也成立「亞東關係協會」做為對口,但由於雙方名稱都十分隱晦,去年調查,竟只有14%民眾聽過交流協會,隨著時代推進,改名後不僅明確交流對象,還加了梅花、櫻花象徵。

    日本駐台代表 沼田幹夫:「這個新的標誌,最大的特徵,就是將象徵台灣的梅花,放在日本的日這個上頭。」

    亞東關係協會會長 邱義仁:「當然我們知道,台日關係不只是日本,台灣,雙方的問題,還必須牽涉到,廣泛的國際情勢的變遷,(希望)台日雙方能夠穩健的,一步一步的把台日關係,帶向一個新的階段。」

    把花朵嵌在漢字上,代表日台之間,深厚信賴與強烈連結,沼田幹夫強調,台日經貿已達579億美元,每年更有超過600萬人次的往來,已經發展出全球少見的友好關係,期盼未來能繼續扮演日台橋樑。

    新唐人亞太電視 盧天常 張芝瑄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