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地圖高科技 重現敘利亞古城遺址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2 月 03 日訊】一場戰爭不但造成死傷無數,戰場中所有被摧毀的事物又該如何重來呢?敘利亞古城巴爾米拉是一個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的古蹟,本來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卻在ISIS無情的戰火中幾乎被摧毀殆盡。幸運的是,科學家利用3D地圖技術,為往後的古蹟重建留下一線希望。

    位在敘利亞迄今已有兩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巴爾米拉(Palmyre),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擁有許多著名古蹟。

    然而ISIS猛烈的戰火無情燃燒,像是獅子像、神廟、凱旋門等珍貴遺產已經付諸一炬,好在世界的另一頭還有人想出把古蹟數位化的辦法,讓它們能有機會重現於世人面前。

    去年英國牛津大學考古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Digital Archaeology,IDA)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利用3D列印技術,重塑凱旋門,並在多個地方展出。

    另外還有來自俄羅斯的科學家們正著手一項重大工程,預計花費至少一年的時間研究,透過地理參考數據以及無人機所拍攝的照片來創建3D地圖,為將來考古學家們的重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俄羅斯科學院物質文化史研究所研究員 娜塔利亞(NATALIA SOLOVYOVA):

    「我們會建立一個虛擬的巴爾米拉,我們能夠做到。我們將重組那些分崩離析的部分,使它展現原有的樣貌。」

    文化遺產的保留方式在創新科技帶動下,使極度可能消失的古蹟得以從廢墟中復活,這些文明古蹟體現的不只是歷史,更在文化保存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剪輯 林雅紅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德儀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