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發現!13萬年前人類出現北美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5 月 05 日訊】美國聖地牙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最近發表最新的考古發現,人類最早出現北美洲的時間,是在13萬年前,比現今所認知的1萬五千年前早了十多萬年,打破教科書上的認知。

    白色箱子中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塊塊化石是乳齒象的骨頭化石,這些化石的出現徹底顛覆了長期以來科學家對人類最早出現時期的認知。

    在這之前,科學家對人類出現北美洲的普遍認識是一萬五千年,但有十三萬年之久的乳齒象化石展示了人類曾出現活動的證據,讓人類出現的時期又往前推了足足有十一萬五千年。

    古生物館長 TOM DEMERE:

    「我們收集了在地層中美洲乳齒象的遺骸,這些關係到人類活動的證據。我們已經確定它們有十三萬年之久,是北美最早的考古遺址,也改變了我們對人類首次出現在這塊大陸的認知,相差了十一萬五千年。」

    乳齒象遺址位於美國聖地牙哥,是在1992年發現的,經過22年細心的挖鑿整理,終於重現當時的原貌。讓科學家驚訝的是乳齒象的骨骸保存良好,但有明顯被撞擊碎裂的痕跡,而骨頭散落的地方也意外的出現大石塊,上面也有類似的磨損。經過研究及利用大象骨頭的模擬實驗,證實應當是由史前人類利用石頭打擊所造成的,也間接證實了十三萬年前曾有史前人類的出現。

    剪輯 陳怡吟

    新唐人亞太電視 育雙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