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工智慧大爆發 美中急追台灣落後?|新聞最聚焦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5 月 06 日訊】人工智慧,將逐漸進入生活,工研院產經中心認為,2017年,相關的終端裝置產品,都將蓬勃發展,西方科技大廠包括蘋果、google、臉書都積極投入,而中國,則是在官方大力支持下,急起直追,面對人工智慧潮流,台灣落後了嗎?未來的發展,究竟有沒有優勢?我們,帶您了解。

走進超市選擇喜愛的商品,不用排隊也不用結帳,拿了就走,亞馬遜在2016年底展示新型態超市《Amazon Go》,背後運用的就是AI(人工智慧)技術。 

超市的每個貨架都有攝影鏡頭感測器,機器視覺技術,判斷顧客拿了哪些商品,再運用人臉辨識,辨別出顧客身分,自動到顧客銀行帳戶結帳。 

Google雲端人工智慧暨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 李飛飛:「全新的API,藉由機器學習驅動的,影音智慧應用程式介面。」 

Google工程師Sara Robinson:「我們可以從影片中辨識狗,告訴你狗,在影片中出現確切的位置。」 

用Youtube大量影片庫訓練出的應用程式介面(API),展示出Google的視覺辨識技術和機器深度學習(DL,Deep Learning),要吸引企業使用Google雲端。 

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它是一個簡單的平台,透過人工智慧啟動,你可以用語言直接跟商家客服聯繫。以CNN為例,如果你要追蹤一個具體的報導,例如最高法院法官提名或者茲卡病毒,直接詢問Messenger,它會傳遞訊息給你。」 

透過臉書Messenger平台,協助各企業與店家開發聊天機器人,使用者與機器人對談,就像聊天ㄧ般自然,與不同領域的商家接觸,完成生活中大小事。 

Amazon Echo宣傳片:「Alexa,下雨機率有多高?有八成機率會下雨」 
Google Home宣傳片:「播放音樂清單,OK,GOOGLE,在所有房間都播放音樂」 

Google以及Amazon等大廠,布局人工智慧,當中語音助理應用導入物聯網,極具發展潛力,有分析師指出,蘋果將發布第一款內建Siri智慧音響。在智慧家庭領域,亞馬遜展現企圖心,採取開放平台策略,釋出 Alexa 語音助理技術,讓平台,廣泛融入各家廠商的產品應用。 

Alexa in the Car:「ALEXA 用我的福特行動裝置發動我的車,密碼是2376,指令發出中。」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預估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將為153億美元,至2024年將可達到412億美元以上。工研院分析, 今年(2017年)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加速階段,終端裝置產品,蓬勃發展。 

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專案經理 侯鈞元:「2017年,可以說是,它把這些演算法,開始做主流應用。比如說像是語音助理這樣的東西,像是亞馬遜的Alexa,這樣的語音助理。它已經可以成熟的可以辨識,大部分人講的話。」

百度識圖APP:「看到漂亮的衣服拍一張,幫你找同款還附上購買連結。」 

全球發展AI,中國當然也不缺席,搜尋引擎百度,將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到電子商務上,因為擁有龐大的用戶數,以及多樣的資料種類,可以迅速累積數據。 

中國一年一度的「IT領袖峰會」,三大巨頭「BAT」,百度CEO李彥宏、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騰訊CEO馬化騰同台亮相,聚焦人工智慧(AI)的發展前景。 

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專案經理 侯鈞元:「(中國)整個國家的策略,可以看到它是什麼領域都做。華語的語音辨識來講的話,我們就做不贏百度,因為百度它有更龐大的資源,所以台灣在AI這塊的發展,相對劣勢。」 

台灣發展AI,AI專家李開復直言,除了台積電、鴻海等大公司保有競爭力,台灣缺乏缺軟體、軟硬整合人才及市場,恐怕難以在這波浪潮中找到立錐之地。 

但創立台灣PTT,被稱為PTT之父的杜奕瑾,卻選擇辭去美國微軟人工智慧團隊首席亞太區研發總監一職,回到台灣,創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發起人 杜奕瑾:「我們台灣學術界在人工智能領域,或是在機器學習領域,它其實是非常非常強大。我們想解決問題以軟體的思維,以用戶體驗的思維。就會把我們高科技硬體產業,一起把它帶起來。」 

台灣AI新創公司Appier創辦人 游直翰:「當你的資源比較小,市場比較小的時候,必須要更專注在某些特定領域上。舉例來講,也許我們在自動化,或製造上面是比較強。」 

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專案經理 侯鈞元:「Zenbo裡面使用的零組件,全部都是它在原本,華碩在生產平板電腦PC的時候,所使用的零組件,價格優勢下,把同樣的面板拿來放到Zenbo上面用,等於運用它原本產業的這些優勢,利基點,或者是它的優勢,拿來發展AI機器人。」

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員認為,台灣發展AI包括智慧醫療、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機械等領域都有可以切入的利基點,但還需要優秀人才的注入。 

淡江大學學生 陳仁杰:「末端點的力量感測器。一邊移動的時候,可以同時記憶點位。所以你就看到它,剛剛我怎麼拉動,它就會照著我的剛剛紀錄的點位移動。」

機器手臂能記憶下指定動作,而且「教一遍就會」還有足球機器人能夠閃過重重障礙,運球進門;頭上攝影鏡頭,判斷行走路徑,這款機器人,還會自動轉彎。 

淡江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主任 翁慶昌:「研究環境如果把它建立好,我們就可以吸引好的人才。好的薪資,沒有好的研究環境,你即使把人才吸引進來,其實可能未來還是留不住人才。」

台灣AI新創公司Appier創辦人 游直翰:「需要一些更多的公司,是在專注於一些比較有趣的,有前瞻性的AI的問題上。」 

如何讓學術力量與產業界結合,硬軟整合,迎戰這股AI人工智慧新風潮,需要產官學界一同合作,營造好的環境,找出藍海策略,台灣,仍有機會。 

文字採訪:張媛婷 
攝影剪輯:盧天常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