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桃園原生魚 環團與民間協力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8 月 14 日訊】歡迎回來。桃園幾十年來土地不斷開發,許多埤塘填土,加上外來魚種的入侵,讓桃園原本在埤塘的原生魚等生物越來越少。在地企業與民間社團合作復育,讓下一代還能看到這些原生魚種。

糕餅博物館館長 鄭朝偉:「西北雨直直落,鯽魚卜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

台語歌謠裡描述的鯽魚、鮕鮐、土虱等,在台灣早期的野外埤塘到處可見。但因為不斷的開發,埤塘一個個被掩埋,讓原生魚越來越少。

糕餅博物館館長 鄭朝偉:「現在因為環境的破壞,棲地被做成一個建地,那這些的一個鯽魚還是鮕鮐,還是這些土虱,都已經慢慢的沒有了,所以呢,能夠見到這樣的一個情況是很少的,那樣的一個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在一個綠建築,在一個環境的一個教育上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

民眾:「來這裡才發現牠(牛屎鯽)本尊相當的漂亮,牠眼睛不但紅紅的,牠身體還有黑線,而且牠竟然是跟田蚌共生。」

棲地減少加上隨地放生 和外來魚種引進,讓原生魚 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現在只能在魚缸中被孩子們認識。

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理事長 賀華興:「我們比較擔心的就是,不當的放生,對,因為許多人對於這個物種並不是很熟悉,然後把飼養的魚,外來種的魚還有觀賞魚,或者是宗教性的放生,造成棲地的一個很嚴重的破壞。」

在館內展示的魚缸中,有塘虱魚、鯽魚、七星鱧等,都是桃園地區過去常見的原生魚。

小朋友:「因為牠(土虱)前面有很多刺,感覺很像是公的魚。」

民眾:「我很喜歡這裡的環保綠建築的概念,就是說我給想朋友的概念也是,媽媽給你們看的青山綠水,你們要在這一代好好的保護,好好地留下來。」

民間團體與在地企業合作,希望將過去的青山綠水,在經濟發展下也能好好地保留下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胡淑霞 簡陳如 台灣桃園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