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廊鳥鳴聲四起 小學生自創鳥鳴盒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9 月 19 日訊】雲林縣大埤鄉仁和國小的學生,利用暑假期間,由虎尾科技大學自造中心,教導學習程式設計,小朋友 學寫程式,並收集學校出現過的鳥類聲音,把學校的中廊,打造成保育鳥類聲音廊道,只要學生、民眾經過,隨時可聽到校園內常見的鳥叫聲。

    同學走到校園中廊,鳥叫聲四起,一下子這邊,一會兒那頭,小朋友們感到新鮮。

    同學:「因為能讓我們認識到,校園中不同的鳥類。」

    同學:「好玩,(怎麼說),就是有一些鳥類,很繁多。」

    校方蒐集了8種經常出現在校園裡頭的鳥類聲音,像是台灣八哥、小啄木、綠繡眼等,同學們可以透過聲音,配合上頭的簡介,甚至利用平板,掃一掃QRcode,都能一目了然。

    雲林仁和國小校長 洪千惠:「我們當初的想法是,希望大家能夠關心農村裡面有一些鳥類,牠們會遇到的生態問題。」

    雲林大埤仁和國小,在暑假期間,請來虎尾科大自造中心的學生,教小朋友自己寫程式,設計這個鳥鳴音盒,經由紅外線感應,只要人一靠近,就會發出鳥叫聲。

    雲林仁和國小校長 洪千惠:「透過小朋友他自己寫程式設計,我們在跟自造中心合作,一起來改造這個走廊,都可以聽到鳥類聲音,進而去思考鳥類該怎麼保護。」

    同學們不僅可以學會程式設計,同時製作鳥類簡介,多元學習。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