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小魚回家!MIT魚骨型魚道登國際期刊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0 月 05 日訊】中興大學與水利署經歷17年的合作研究,設計出一款新型態的魚骨型魚道,特別適合台灣小型魚蝦上溯,研究成果也被刊登在國際期刊上面。

台灣白鰻順著魚道上游,就算水流湍急,還是一下子就到達頂端。這是中興大學與水利署合作,設計出的新型魚道,研究成果也在2017年8月,獲得國際期刊《生態工程》刊登。

國立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院長 陳樹群:「像游泳性的魚類,吸盤性的魚類都可以使用,那麼高流量的時候,像鰻魚這類的東西也都可以使用,所以它就不同流量,就適用不同的魚類。」

有別於一般魚道,都是針對鮭魚等大型魚種,新型魚道,更適合台灣小型魚蝦。魚骨的造型,不只增加小魚休息的空間,還能排掉95%的泥砂,對多沙河川的台灣來說,大大提高了使用年限。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正工程司 王順昌:「台灣遇到的就是泥沙,泥沙問題,以前做的大概就是階段式魚道,都容易淤沙,這個就是它有考慮到排砂,自然排砂的部分。」

興大與水利署合作研究17年,並在2005年獲得專利。水利署表示,目前設置在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以及新竹頭前溪,期待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的功能。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楊淑棉 詹詠茹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