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駭」不停 在美竊智財轉賣中企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2 月 01 日訊】11月29號,有三名中國駭客,遭到美國賓州檢察官起訴,他們涉嫌入侵信用評估機構、導航及德國西門子電腦。儘管2015年美中雙方曾協議,不支持商業目地的駭客行為,但專家表示,駭客行為從來沒有消失。

    網絡攻擊、銀行卡盜刷、個資被洩漏,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小至個人隱私,大至企業和國家的機密文件,都可能無所遁形。

    CSUF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Mikhail Gofman:「網絡攻擊可以從任何地方滲透,特別著名的攻擊叫做APT,進階持續性威脅,其中部分是由中國發動的。目前網絡攻擊也算是中國整體經濟的一份力量了。」

    進階持續性威脅APT,是針對特定組織所做的複雜且多面向的網絡攻擊,時間可能持續幾天、幾個月,甚至更長,攻擊過程包含技術和人員情報的蒐集。

    CSUF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Mikhail Gofman:「國有駭客對國外企業竊取智慧財產,這些智慧財產隨後被交給中國的技術轉移中心,改換成可用的形式,賣給中國的公司。」

    資料顯示,2016年美國企業在網絡安全相關產品上,總共投下了近740億美元的資金,儘管如此,也只有29%真正避開了網絡威脅。

    CSUF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Mikhail Gofman:「責任還是落在使用者身上,如果他很警覺,做什麼事都很小心,防毒軟體就只是防範工具之一。」

    新唐人記者 王姿懿 洛杉磯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