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變成金 台東試辦塑膠磚變燃料棒發電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2 月 14 日訊】台東縣因為焚化爐整修中,2年內不會啟用,7座垃圾掩埋場都已經飽和,環保局試辦垃圾掩場活化,雖然將7千噸垃圾做成了9千塊塑膠磚,經過考察和專業討論,決定要採取德國的模式,將塑膠磚製成燃料棒,既能解決廢棄物的問題,又能發電。

堆成小山的廢塑料,被壓成一塊一塊,再用綠色塑膠布纏成磚狀。台東垃圾場的角落,擺滿了上萬個這樣的塑膠磚,但雖然7千多噸的塑膠垃圾都被壓縮了,大大空出掩埋場的位子,但這些垃圾磚要怎麼處理呢?

台東縣環保局長 謝清泉:「他們德國或是西班牙都把這個廢塑料,把它拿去當燃料,可以把它轉化成能源,對我們廢棄物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趨化,而且可以再利用,符合我們的循環經濟。」

塑膠廢料製成的RDF廢棄物衍生燃料,也就是俗稱的燃料棒,不僅可以發電,算一算,每天更可以取代10~20噸的燃料,除了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減少空污及燃煤使用,對環境有很大的助益,而且國內的技術已經符合歐盟標準。只是環保團體對含氯塑膠燃燒後,仍憂慮會產生戴奧辛。

台東縣環保局長 謝清泉:「你說這個會有戴奧辛,其實戴奧辛在850度以上的溫度,就可以把分子鍵破壞掉,我們國內標準是最嚴的,跟歐盟一樣所以我們沒理由去反對,對我們空汙空氣品質那麼多好處,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去使用RDF。」

目前和廠方的計畫案,仍在評估中,要等業者修改廢棄物清理計畫書,送交環保署同意後,才會展開試燒測試,不過這樣的模式,很多縣市都在研擬,台東縣府是否能率先啟動,創造雙贏,各方都在期待。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