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易淋巴水腫 螢光影像導引能改善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1 月 04 日訊】目前乳癌及早發現治療,幾乎都能康復,只不過手術之後往往忽略的復健,導致淋巴水腫的併發症,液下水腫相當不舒服,醫療中心使用的新技術,加上持續復健,已經成功改善。

    乳癌導致腋下淋巴轉移的病人,通常手術治療後容易造成自體淋巴水腫困擾,在過去這樣症狀通常只能接受復健按摩,治療效果卻不好。

    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俊嘉:

    「很多肢體水腫淋巴腫脹的病人,以前因為淋巴管是透明的,在透明情況下而且它的構造非常細微,所以我們很難去定位或做手術。」

    現在醫師已可以「手術螢光即時影像導引系統」進行顯微手術,施行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或淋巴移植手術,改善肢體水腫病症。

    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俊嘉:

    「它有很高的解像力,它可以透過螢光的方式,將人體的血管血液循環跟淋巴循環的影像顯現出來。」

    這套系統可協助醫師評估手術部位,精確掌握切除範圍,提供臨床即時、顯示解剖構造和生理狀況影像。

    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俊嘉:

    「在手術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靠螢光顯影系統去找出我們要做吻合手術的地方,甚至在手術之後,我們可以透過螢光造影系統,去看我們做吻合手術的地方有沒有成功。」

    透過螢光即時影像導引系統,希望改善乳癌患者手術後肢體水腫發生的可能性。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史進旺 台灣台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