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佛斯遇20年最大暴雪 川普稅改獲支持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1 月 24 日訊】早安新唐人,先帶您關心,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佛斯登場,不過,當地降下了20年來最大暴雪,目前多位國際領袖已經在論壇發表演說,26號,美國總統川普的演說,格外受到關注。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 :「我們正在很努力的,讓我們的南方鄰邦意識到,北美自貿協定有多好,不僅讓我國的經濟受益,對美國和世界經濟也有好處。」
美國總統川普:「我會去達沃斯,我們要談論再次投資美國,鼓勵人們過來,將資金用在美好的傳統美國。」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宣布與日本聯手推出CPTPP,有外媒說,達佛斯論壇 力促全球化,可能會和川普主張背道而馳;不過,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昨天在達佛斯發表報告指出,表示看好全球經濟成長的企業主人數創下新高,達57%,其中又以美國最樂觀。國際貨幣基金也因為美國減稅,而調高2018年經濟預測。
相關新聞
-
跨足歐美亞蓋七廠 台積電2024再攀高峰寫歷史!|2024年度五大新聞
2024-12-31 19:32:24如果談到今年台灣經濟表現,幾乎沒有疑問,護國神山台積電,絕對是關鍵角色。業界人士直指,2024年,是台積電走向全球化重要的一年,正式完整布局歐、美、亞三大洲,我們帶您回顧綜覽台積電,這座張忠謀口中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是如何在地緣政治的紛紛擾擾中,走出自己的致勝之路。帶您看到2024 年度新聞的第五名,今年在全球蓋七個廠、寫下發展里程碑的台積電。
-
拜登震撼退選 市場聚焦「川普經濟學2.0」
2024-07-22 21:16:34美國總統拜登放棄競選連任,以目前民調來看,川普持續領先。我們帶您看到川普在經濟方面的政見。在稅收部分,川普稱,要將公司最高所得稅率,進一步下砍至15%;另外在關稅政策,喊出要對中國徵收60%到100%的新關稅;而在能源政策,川普可能會限制新能源補貼,並加強化石燃料的管控。而川普將他的經濟方針,歸結為「低利率與低稅負」,並表示有巨大的激勵措施把生意帶回美國,而川普也被認為是「弱勢美元」路線的支持者。
-
拜登退選!市場聚焦川普經濟學2.0
2024-07-22 17:19:00美國總統拜登放棄競選連任,以目前民調來看,川普持續領先,被認為勝選機率高,市場也聚焦川普經濟學2.0,帶您看到,在稅收部分,川普稱,要將公司最高所得稅率,進一步下砍至15%;另外在關稅政策,喊出要對中國徵收60%到100%的新關稅;而在能源政策,川普可能會限制新能源補貼,並加強化石燃料的管控。而川普將他的經濟方針,歸結為「低利率與低稅負」,並表示有巨大的激勵措施來完成工作,把生意帶回美國,而川普也是「弱勢美元」的支持者。學者建議台灣政府,建議納入面對「川普經濟學」的因應策略。
-
拜登退選!川普若再進白宮 將延續哪些產業面向
2024-07-22 12:47:08美國總統拜登放棄競選連任,以目前民調來看,川普持續領先,勝選機率高,我們帶您看到川普的經濟施政計畫。在稅收部分,川普稱,要將公司最高所得稅率,進一步下砍至15%;另外在關稅政策,喊出要對中國徵收60%到100%的新關稅;而在能源政策,川普可能會限制新能源補貼,並加強化石燃料的管控。而川普將他的經濟方針,歸結為「低利率與低稅負」,並表示有巨大的激勵措施來完成工作,把生意帶回美國,而川普也是「弱勢美元」的支持者。學者建議台灣政府,建議納入面對「川普經濟學」的因應策略。
-
川普、賀錦麗11日辯論交鋒 通膨成一大焦點
2024-09-09 19:46:23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全球政經發展,第二場辯論會將在台灣時間11日登場,帶您看到,雙方的經濟關鍵政策。在減稅部分,民主黨賀錦麗主打中產階級,將延續拜登不對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者加稅的措施;共和黨川普則延續當年簽署的《減稅及就業法案》,進一步把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同時將成立以削減聯邦支出的政府效率委員會,有望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領軍。另外,在貿易關稅,賀錦麗支持針對中國鋼鐵和鋁等特定商品,課徵關稅;川普則維持原先的保護主義,主張對中國商品課徵至少60%關稅,甚至更高。而外媒認為,經濟方面,通膨將成為一大攻
-
川普、賀錦麗大選辯論在即 通膨成攻防焦點
2024-09-09 17:18:18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全球政經發展,第二場辯論會將在台灣時間11日登場,帶您看到,雙方的經濟關鍵政策。在減稅部分,民主黨賀錦麗主打中產階級,將延續拜登不對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者加稅的措施;共和黨川普則延續當年簽署的《減稅及就業法案》,進一步把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同時將成立以削減聯邦支出的政府效率委員會,有望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領軍。另外,在貿易關稅,賀錦麗支持針對中國鋼鐵和鋁等特定商品,課徵關稅;川普則維持原先的保護主義,主張對中國商品課徵至少60%關稅,甚至更高。而外媒認為,經濟方面,通膨將成為一大攻
-
川普、賀錦麗端經濟政策牛肉 都打出減稅牌
2024-09-11 12:37:41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以及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週二舉行首場電視辯論,而針對美國人最關心的經濟議題,兩人都互相指責對方害通膨高漲,並且都打出減稅牌。另外,川普說要對中國汽車徵收關稅,以確保這些汽車不會摧毀美國的製造業。而賀錦麗則說要強化與盟友的關係,投資科技、AI、量子計算,以及美國製造的產品等等,以贏下與中共之間的競爭。
-
川普減稅計劃!美眾院驚險過關 美元走升
2025-02-26 20:31:27再來關心,美國眾議院在美東週二晚間,(25日)以217票對215票,2票之差,通過減稅與減少支出,兩者減少總額達數兆美元的預算決議案,成功推進了美國總統川普的改革議程。
-
川普提台灣遭脅:不尊重美國了 中共從沒對我那樣說話
2021-04-08 07:48:39美國前總統川普6日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及中共在國際上的激進舉動,並提到中共對台灣的威脅,川普說,在他的任內,中共從來沒有這樣講話,他強調,如果美國變成社會主義國家,將不再獲得尊重。
-
川普披露 任內普丁與習不敢打烏克蘭、台灣原因
2022-03-08 11:31:31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前總統川普對媒體表示,如果他是總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並披露了他對普丁與習近平講的話。
-
梅蘭妮亞再推NFT藝術品 賣川普總統任內經典瞬間
2022-02-18 19:24:58梅蘭妮亞.川普(Melania Trump)去年開設NFT銷售平台,第一件藝術品是她雙眼的水彩特寫,現在要推出的作品集則是要推崇川普的單一總統任期。
-
川普再發聲關切台海:若任內中共侵台將轟北京
2024-05-30 19:56:55再來看到,國際關注台海局勢,包括11月將迎來大選的美國,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再度對台海發聲,他表示,若中共在他任內入侵台灣,他將轟炸北京作為回應。
-
為何中共謀台心不死?美前國安顧問:台灣存在戳破其謊言
2021-04-15 08:48:41近日,中共軍機擾台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史丹佛大學智庫 胡佛研究所,13日發布影片,邀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和前副顧問博明,共同探討中共不斷侵略台灣的原因。這兩位國防軍事上的專家,都認為中共最害怕的,其實是中國的平民百姓,害怕編造的歷史謊言一旦被人民推翻,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而台灣的存在,就是一個擊破中共謊言的最好證明。
-
川普提醒拜登:專注對付中共 我任內台灣、烏克蘭都非大問題
2021-04-21 07:49:15近日,拜登政府面臨多項外交考驗,包括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衝突升溫,中共也持續對台灣文攻武嚇。美國前總統川普,19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就直言美國應專注對付中共,不應將俄國推向北京那邊。川普還說,在他任內,台灣與烏克蘭都不是大問題。
-
川普律師維恩怒斥CBS記者後扔掉話筒走人
2021-02-15 10:49:28川普律師維恩(Michael van der Veen)在美國參議院宣告其當事人川普總統,在議長佩洛西的第二次輕率彈劾企圖中無罪後,接受了CBS新聞的採訪。
-
川普推出新社群平台 向美國民眾直接發布消息
2021-05-05 08:10:11在臉書和推特永久封禁川普帳號的幾個月後,美國前總統川普週二(5月4日)正式推出了新的通訊平台,與支持者直接溝通。
-
外資出逃「前所未見」 2月拋售3600億中國公債
2022-03-28 22:09:16國際金融協會(IIF)24日報告指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資金外流。根據外銀統計,2月份光是外資拋售中國國債的金額就高達人民幣803億,約台幣3621億元。《路透社》報導,中國股市是俄羅斯以外,全球市場中表現最差的,IIF數據顯示,日平均資金外流一度觸及近5億美元。
-
川普預言共和黨席次將破紀錄 要中共賠償疫情鉅款
2021-11-13 20:55:36前美國總統川普,出席共和黨國會委員會演講,川普認為只要共和黨團結一致,2022將可望奪下美國史上最高的國會席次,屆時中共將為病毒疫情賠上數兆美元,也將因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被處以新的關稅懲罰。
-
元宇宙打造沉浸式虛擬世界 專家剖析背後隱憂
2021-11-10 21:55:16近期被熱炒的「元宇宙」概念,是混合現實與虛擬的沉浸式虛擬世界。平台商、載具商及軟硬體廠商,都看好未來商機。不過,背後衍生出的問題,更值得關注。臉書吹哨人豪根就表示,急於發展元宇宙的臉書,是因為「如果你不喜歡談話,你就試著改變談話」;時事評論人桑普則認為,社群媒體現在面臨的問題,在元宇宙只會加劇。
-
川普:重要時刻 不能讓三流領袖決定美國未來
2021-02-17 13:38:10週二下午,美國前總統川普發表聲明,罕見的對參院少數黨領袖 麥康奈進行嚴厲斥責。並稱,在此重要時刻,不能讓三流的領導人來決定美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