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慢性腎病照護輸歐美?原來問題在這

台灣慢性腎病照護輸歐美?原來問題在這
文:吳孟瑤(健康傳媒)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去年公布「全球健康照顧可近性與品質評比結果」,台灣總排名居全球第45名,在慢性腎臟病照護領域只獲得50分,還輸給坦桑尼亞的65分。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相當不服氣,在提出相關研究報告後,《刺胳針》最新期刊還給台灣醫界一個公道。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盧國城表示,去年《刺胳針》研究報告是以腎病死亡人數多寡作為品質指標,但其中有著太多的疑慮。盧國城指出,國人慢性腎病大多是糖尿病及高血壓所造成,但隨著醫療進步,病人壽命延長,等到了洗腎階段後死亡,再將死亡率歸算到腎病上,其實是有爭議的。
為平反汙名,盧國城撰文「對評量健康照護可近性及品質指數(HAQ Index)的挑戰」,投稿到《刺胳針》期刊,研究並於今年2月3日刊登,證明台灣腎臟照護品質不輸歐美國家。
盧國城說明,其實早在2001至2002年,台灣的確是全球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但在政府及醫界的努力下,到2014年之後,台灣就已跳脫全球末期腎臟病增加率前10名的排行榜。
而分析健保資料庫,台灣洗腎病人的長期(5年)存活率為56.8%,明顯優於歐洲50.9%及美國42.6%,至於日本則是60.5%,由此可見台灣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其實是相當不錯的。
此外,台灣實施全民健保制度之後,越來越多慢性腎臟病人進入醫療體系,雖然洗腎病人不斷成長,與白種人比較起來,亞洲人在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速度也的確較快。但就臨床證據顯示,亞洲人的慢性腎臟病死亡率其實較低,且台灣的醫療院所也大多擁有最佳透析品質,可讓患者擁有較高的存活率。
盧國城表示,人口老化及糖尿病是造成透析洗腎病人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提醒民眾,應該從年輕時,就養成正確及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進而控制血糖,如有高血糖,應該規律用藥,才能避免終身洗腎。並呼籲政府當局應從加強公共衛生教育、強化全民腎臟疾病的認知、鼓勵健康生活習慣等層面著手,以期從根本來改善醫療照護的品質。
相關新聞
-
這些疾病恐演變成洗腎 改善體內微循環「腎」重保健
2021-02-08 16:31:49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年報指出,台灣人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均為世界之最,這可能跟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的增加所引發的腎臟病有關。此外,台灣人不當的用藥習慣,包括使用具腎毒性藥物所造成的腎臟傷害,或慢性病人未依正規管道治療,聽信偏方服用宣稱可治病之藥品、藥草等進而引發腎臟病變。
-
洗腎慢性病患染疫死亡風險高 日本教授提供飲食方針
2021-06-29 19:05:02台灣疫情發展至至今,已有超過600人死亡,絕大部分都有慢性病史,腎臟病須洗腎病患占了非常大比率,腎臟一旦發生病變就很難有恢復機會,保護與維持腎臟現有功能,降低發生腎衰竭機會,除了就醫接受治療外,飲食也非常重要,鹽分、蛋白質、鉀、磷、 熱量等攝取方式就相當重要。
-
男子天天喝含糖飲料!年紀輕輕腎衰竭 恐需洗腎一輩子
2024-07-02 19:14:08「糖尿病逐漸年輕化,根據統計,40歲以下的年輕人,每100個人就有1個患有糖尿病,這個比例在過去幾年持續增加。」 38歲的阿俊平時無吸菸、酗酒不良習慣,唯喜歡吃高糖、高油的食物,每天都把含糖飲料當水喝,20幾歲就發現血糖偏高,但也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阿俊雙腳漸漸水腫,呼吸越來越喘,就醫檢查發現已經腎衰竭,需要透過血液透析維持腎臟功能。
-
注意!高血壓自行停藥恐傷全身
2018-05-10 13:32:31台灣高血壓患者眾多,但規律用藥的比率仍有待加強。許多高血壓患者直到感覺頭痛、不舒服才服用降血壓藥物,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警告,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出問題,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
別讓下半輩子靠洗腎度日!避免洗腎的秘方|腎臟病|腎衰竭 |談古論今話中醫(281)
2025-02-18 11:23:12腎臟病的機率比較高,一般都認為說是因為民眾愛吃成藥,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生活上、飲食,因為越來越精緻,所以這些含高糖、高鹽,甚至於高油脂的食物越來越多,加上生活習慣不好、不喜歡運動等都是現在引發病症的元兇。
-
血管也會老 延緩『動脈硬化』 這樣吃有效『降血脂』 | 談古論今話中醫(508)
2025-04-16 11:08:33人都會老化,頭髮會愈來愈白、愈來愈少,皮膚會愈來愈鬆垮,同時血管也會愈來愈厚而硬化,不只是冠狀動脈,全身血管都一樣會老化。如何減緩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能老得比較慢一點。
-
慢性腎衰竭 臨床資料:中醫有效控制
2016-03-13 20:22:39相較其他國家,台灣洗腎盛行率相對較高,高雄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黃尚智在台北國際中醫藥 學術論壇上,研究臨床資料後指出,腎病患者使用中藥,能將慢性腎衰竭發展成末期腎衰竭的風險減少60%,對控制病情也有顯著的成效。
-
血管也會老 延緩『動脈硬化』 這樣吃有效『降血脂』 | 談古論今話中醫(508)預告
2025-04-16 10:51:21人都會老化,頭髮會愈來愈白、愈來愈少,皮膚會愈來愈鬆垮,同時血管也會愈來愈厚而硬化,不只是冠狀動脈,全身血管都一樣會老化。如何減緩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能老得比較慢一點。
-
血糖機變身時尚配件 MIT行銷國際
2015-01-24 00:20:34時尚設計,現在也與醫療產品結合,還能依照不同國家,改變設計,業者的用心與技術,讓目前像是歐洲、非洲、日本等超過20個國家,都指定使用MIT台灣品牌,成功將台灣意象,行銷國際。
-
寒冬進補健康吃 營養師教您進補5原則
2018-01-30 18:54:31冷氣團進擊,氣溫驟降,進補是寒冬中熱門的話題,不過因為現代人大多營養充足,一般傳統、坊間食補的蛋白質及油脂含量偏高,吃補的同時可能會攝取過量而增加身體負擔。食藥署提醒,民眾應參考營養師的進補原則,安心進補,營養均衡不過量。
-
糖化血色素濃度可測糖尿病 也告訴你老化風險
2019-01-19 18:56:44你的身體開始老了嗎?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與衰老速度有關,若中老年人的濃度高於7.0%以上,身體功能障礙的風險每年將增加1.21倍。即使濃度偏低,但血液中含有特殊發炎物質,每年衰老風險增加1.25倍。
-
中秋佳節大啖高纖文旦?小心別落入柚子的美味陷阱!
2021-09-15 18:02:01中秋節即將到來,最應景的水果就是「柚子」,不僅富含維他命C、膳食纖維及鉀離子,還有抗氧化、幫助消化、改善便祕和改善血壓等效果。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提醒,柚子雖然是營養的高纖水果,但對於以下族群卻隱藏陷阱,建議淺嘗幾片就好,不宜大量食用。
-
眼中風如不定時炸彈 三高患者要提高警覺
2025-03-07 10:35:54您知道嗎?中風不只會發生在腦血管,眼睛也有許多微細血管,若視神經、視網膜血管發生阻塞或出血,即稱為「眼中風」。根據臨床統計顯示,2/3的眼中風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1/3合併有高膽固醇血症,將近1/6患有糖尿病,顯見三高族群是眼中風的高危險群。
-
腎友中秋飲食禁忌有哪些?腎臟病應避開4大飲食陷阱
2023-09-28 21:08:55中秋節就快到了,腎臟病患者該如何歡度節慶之餘,也能吃得健康,嘉義慈濟診所腎臟科裘亮德醫師表示,首先,腎友應補充適量充足的高品質蛋白質與熱量,但同時也要限制鹽分、水分與磷鉀的攝取量。嘉義慈濟診所腎臟科裘亮德醫師以下將以中秋節食物為例,為大家分別說明月餅、烤肉、飲料和柚子的飲食陷阱。
-
擺脫腎臟病3訣竅!國健署呼籲:善用健檢了解腎健康
2023-12-01 13:16:25台灣背負洗腎王國的惡名,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18歲以上民眾自述,經醫師診斷患有糖尿病且合併有腎臟疾病的人約有10%,另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有40%患有糖尿病,顯見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腎功能變差。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民眾, 掌握保腎3訣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建立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習慣、糖尿病患應定期就醫並遵照醫囑規律服藥,才可避免早期腎病變風險」。
-
中國中藥材品質混亂 中民團望認證把關
2016-03-14 21:44:50繼續來看到。目前健保,市民較常使用濃縮的科學中藥,相較於傳統的飲片煎劑,藥效是否有所打折?而且,大多中藥材都來自中國,來源品質把關,也是民眾選擇的重點。
-
『防三高』中醫教授有秘密武器大公開 | 談古論今話中醫(546)
2025-04-17 14:38:36特別是近年來社會經濟進步,大家日漸重視飲食享受,所謂美食文化因應而生。 現今社會飲食多元且西化,許多民眾重視美食享受,肉類與海鮮的食用量增多,相對地,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之三高疾病的病患也隨之增多。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名醫義守大學講座教授陳旺全中醫師分享三高的中醫療法。
-
高尿酸不只會痛風 這4大心腎疾病恐跟著來
2019-03-25 18:22:58許多民眾大多了解「高尿酸」與「痛風」之間的關聯,但可能過份放大「痛風」對身體的影響,卻對於「高尿酸」並無正確認知。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暨家醫科醫師洪育忠根據統計指出,國人高尿酸血症盛行率為20%,但通常僅有10%高尿酸血症者,因尿酸在關節處形成結晶才會發病成痛風。
-
全台逾7千人等腎臟移植 健康親屬捐贈術後成功率高
2017-12-14 17:42:55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信安指出,腎臟移植的成功率,與腎臟的來源和基因配對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是健康親屬捐贈,術後1年和3年的成功率均大於90%以上。
-
不想新年胖一圈 高油高糖零食要避免
2018-01-08 17:02:34黃曆新年即將來臨,各地年貨大街越來越熱鬧,不過,營養師提醒,許多零食點心高油、高糖、高鹽,民眾千萬不要過量食用。至於乾燥蔬菜、水果乾,顏色繽紛,看似營養好吃,但經過風乾處理後,營養嚴重流失,且缺乏膳食纖維,專家建議,不如直接吃新鮮蔬果,價格便宜又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