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45歲就更年期?成年女性體重過輕要注意

還沒45歲就更年期?成年女性體重過輕要注意
文:編譯組(健康傳媒)
模特兒帶起紙片人風潮,讓身材纖瘦成美人標準之一,而瘦子穿衣雖然好看,但過瘦的身材卻不一定健康。現在有研究表示,體重太輕,恐讓更年期提早在45歲以前來報到,研究刊登在《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這項研究共收集了8萬多名婦女的體重資料,研究分析後發現,在女性成年的早期和中期(18到35歲)時,若是體重不足的話,或是這些期間體重至少降了20磅左右的人,比起體重正常或是超重的女性,更年期會來得比較早;另一方面,早發性更年期的風險似乎較少發生在體重超重的女性身上。
所謂體重不足,可能是那些天生就瘦弱的女性,或是罹患厭食症等飲食障礙的女性。目前雖然知道體重不足會影響女性的生理週期,甚至會讓更年期提早來報到,但是尚未明瞭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找尋答案。但是,若是從10多歲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有體重不足或是飲食障礙等問題,建議一定要就醫檢查並治療。
相關新聞
-
越瘦越好?研院:紙片人較短命
2011-03-23 22:09:36越瘦越好、越瘦越漂亮的觀念,現在可能要稍微修改一下了,中研院研究報告指出,體重過輕的紙片人,死亡風險比肥胖族群高3.6倍,由於目前BMI標準值為18.5到24,研究也認為符合低標的人太瘦了,建議衛生署把低標提高。
-
女生多吃豆腐有益健康 這些豆類食物也別錯過
2020-04-14 18:47:35多吃豆腐等豆類食物,其所含有的大豆異黃酮可以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但1項新的研究表示,攝取大豆異黃酮含量高的食物(植物雌激素),還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對女性的影響尤其明顯,研究刊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
中醫如何預防與治療高血壓 |談古論今話中醫(214)
2016-02-22 17:25:22女性更年期以後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女生高血壓的比例比男生還要高。預防高血壓的藥膳,讓你氣血好、精神好。
-
精神總是不集中?拍打這兩條經絡還能讓你強心肺 | 心包經 | 三焦經 | 談古論今話中醫(385)
2017-12-25 09:49:07按摩三焦經可以使人充滿元氣,精神飽滿。氣順則百病消。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國際東洋醫學會新任會長也是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座教授林昭庚醫師來和大家分享中醫經絡養生法(九) 心包經與三焦經。
-
中醫教您告別更年期不適症~ 熱潮紅、 盜汗 、失眠|談古論今話中醫(321)
2016-09-29 16:44:26更年期是中年婦女的第二春,在45歲-55歲更年期保養自己的身體,不但要活得久也要有健康的生活品質。只要正確認識更年期生理特點,對出現的症狀不須過分憂慮。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永昌中醫診所院長鄭秋霞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
-
停經後缺少荷爾蒙保護 更年期婦女眩暈症難熬
2019-05-21 14:47:54眩暈是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發作起來輕則短暫頭暈,重則可能天旋地轉無法站立,病症發作常因為壓力或是外傷引起,但除此之外,女性也會因為更年期身體機能下降而引發眩暈。
-
認識溫經湯 痛經 更年期 不孕都能治 |談古論今話中醫(244)
2015-12-29 17:44:04有關婦女病都可以醫治,尤其現在人不孕症、這個是個寶貝;痛經、更年期,連不孕它都可以醫治。
-
身體「鈣」重要 這15種食物不輸牛奶
2019-06-17 15:47:31鈣質在身體機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例如肌肉收縮、神經傳遞信息以及釋放激素,若飲食中缺鈣的話,身體會消耗骨骼中的鈣,導致健康問題和疾病。
-
女性內臟脂肪多1公斤 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7倍
2019-09-17 18:32:08根據1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器官和腸道周圍的腹部脂肪過多,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影響很大。僅僅1公斤的內臟脂肪,女性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7倍以上,但男性卻只有增加2倍,不過,除了增加糖尿病風險之外,也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
預防骨質疏鬆,光補鈣可不夠! |談古論今話中醫(89)
2015-12-30 19:02:25中醫認為骨質疏鬆是因為氣血不足或是長期的勞動或者是因為大病之後他的腎精的虧損造成的。跟鈣質的流失會有關係;跟年齡也有很大的關係。
-
別怕更年期!中醫調理讓您更年輕 | 談古論今話中醫(399)
2019-09-02 11:13:35根據內政部2013年6月底的統計,有278萬名介於40至54歲的女性正值更年期階段。女性到了40歲以後,卵巢功能慢慢退化,荷爾蒙的分泌逐漸減少,有些人症狀輕微沒感覺,有人則症狀嚴重,甚至干擾固定作息。
-
本土疫情再升溫!研究:缺乏運動恐增加重症風險
2021-05-04 19:11:23COVID-19肆虐全球至今已經有1年多的時間,除了已知慢性病、高齡或肥胖,是加重病情惡化的危險因子之外,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發表的1項研究表示,缺乏運動可能會增加COVID-19重症的風險,死亡的機率也會升高。
-
安眠藥越吃越多怎麼辦?中醫根治失眠,讓你一夜好眠 |談古論今話中醫(37)
2016-01-14 16:30:13吃飯時間也會影響睡眠~
-
這6種食物能促進健康 快列入採買清單
2019-04-02 16:40:02試著將以下6種不太常見的食物加入餐盤,讓你攝取的卡路里能得到更好的營養吧!
-
關節發炎疼痛 7種天然食物能緩解
2019-06-26 18:36:53每次久坐、爬樓梯,會感覺臀部疼痛,或想要用手去抱孩子以及拿重物時,都會感覺關節吃力疼痛,這代表你的關節很有可能發炎了。
-
更年期調理好,展開人生第二春 |談古論今話中醫(142)
2015-12-30 14:54:19更年期的潮熱、盜汗、情緒低落等症狀不能光靠忍耐度過。中醫使用針灸、藥物都可以幫助消除更年期不適,讓生活品質更好。而使用荷爾蒙需要注意副作用,也不宜長期服用。
-
更年期婦女唾液分泌減少 口腔灼熱症候群風險增
2020-04-29 22:20:5350歲的陳媽媽自覺口乾、嘴苦,雖然增加潔牙次數,但還是散發異味,連小孩都覺得她嘴臭,而不太跟她交談聊天,讓她感到沮喪難過。經牙科醫師檢查,確診為體內荷爾蒙改變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抗菌條件變差,而造成口內異味。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報到
2017-12-14 17:45:29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追蹤調查即顯示,台灣未用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的2.4倍,已用藥患者的失智症風險,則是常人的1.6倍。而根據今年發表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糖尿病照護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於大腦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症,飯後高血糖尖峰的影響可能更大。
-
不只幫助睡眠 研究:洋甘菊茶有益血糖控制
2018-05-14 19:29:19三高疾病之中,最多併發症的就是糖尿病,因此,如果可以在血糖偏高的時候,透過飲食來控制血糖,就可以免於進入糖尿病的階段。日前有專家發現,喝洋甘菊茶可以預防或控制糖尿病。
-
國人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 這5種食物有助改善
2019-06-18 19:01:35心血管疾病是多種疾病的總稱,包括中風、心律不整、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等問題,定期運動和健康飲食,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1項新研究指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水果和蔬菜攝取量不足導致心臟病和中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