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買台灣也買全球!歐美紛築防火牆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3 月 09 日訊】觀眾朋友有沒有注意到,近幾年不少熟悉的國外名牌,都悄悄換成了陸資老闆;無論是透過資金出逃、還是以國家名義戰略性投資,陸資在海外自由市場,可以說是大舉收購,這樣的舉動,也已經引起了美國與歐盟的反彈。接下來的專題,我們帶您看到,歐美面對紅色資本入侵,如何 出招應對。

德國名車賓士,2017年全球銷售近230萬輛,然而,2018年初卻驚傳,成為中資囊中物,因為母集團戴姆勒被中國吉利集團以10%股份入主,成為最大股東;事實上,吉利不只買賓士,去年底先用600億台幣,買下瑞典VOLVO集團。

仔細看,您熟悉的國外品牌,不少已經都悄悄換成中國老闆。

從時尚精品、家電、酒店旅館到娛樂業,中資收購五花八門,而併購之所以能成功,原因多是賣家陷營運困境,或是賣家希望能藉併購案,擴大中國市場。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有,監管部門的放行。

德國媒體 德國之聲(2017.1) :「光是在歐盟,中國就投資了超過350億歐元,較去年增長了70%。而其中的110億是對德國投資,比如機器人製造商庫卡。」

德國基於自由市場經濟原則,政府很少干預企業交易併購,加上歐盟缺少嚴格監管機制。

2017年,中資收購或入股的德國企業,總共有54家,2016年,機器人製造公司庫卡被賣掉,觸及德國製造心臟。

德國經濟部長當時,力阻庫卡案,還求助德國車商,但車商不願得罪中國、不願伸手,後來,股東和經營者,還是把庫卡賣了。

除了擔心技術外流,中資的不透明,也令歐洲各國感到不安。德國重要財經媒體《商報》撰文稱,中國財團背後的股權結構和裙帶關係十分神祕,而且不願接受媒體採訪,讓人心生疑慮。

去年7月,德國政府決定,實施新外貿規定:併購如果「危及公共秩序和國安利益」,政府有權加以禁止,現在,德國甚至和法國、義大利聯手,三國共同起草一份法案,遏制中資在歐洲的收購熱潮。

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 馬赫尼希(2018.1.11):「由於歐盟法規,我們無法審查來自各國,包括中國的特定投資。我們想做的,是聯合德國、法國和義大利,起草一份法案,以對特定投資,做更深入的評估,甚至拒絕這些投資進入。」

今年二月,德國外長再次在公開場合,警告中共的威脅,呼籲西方社會拿出策略。

德國外交部長 嘉布瑞爾(2018.2.17):「中國想替西方社會發展一個全面的替代體系,但這個體係和我們不同,不以自由,民主和個人人權為基礎。西方應該受到指責,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策略來尋求全球利益的新平衡。」

而同樣的情況,在美國,則是遇到更為嚴厲的審查。

新唐人華府記者 王凱迪:「美國政府對中資入侵拉警報,今年初,先否決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對美國MoneyGram的收購,後來又擋下芝加哥交易所併購案。現在,美國國會正醞釀,要給『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更大監管權限,限制涉及國安領域的外國投資」

美參院銀行委員會主席 Mike Crapo:「我的同僚們認為﹐中共從目前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程序和出口管制系統之中找到漏洞﹐利用它們來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和美國軍工業基礎。」

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簡稱CFIUS,由美國財政部主管,通常不披露決策和運作細節,聚焦國家安全問題。

彭博新聞:「外資投委會(CFIUS)有30天審查期,如果不能做成結論,還會另外有45天的調查期,然後評估應否通過交易案,極少數案件會再呈報給總統複議。重點是,通常外資委員會調查傾向不通過的話,企業多半就會主動撤件。」

美國CFIUS比歐盟的外資監管機制擁有更大的裁決權。2016年,中資曾想收購德國半導體公司愛思強,愛思強擁有美國資產,又是北約的關鍵技術供應商。所以,CFIUS建議取消交易,德國政府只得遵從。

2016年,CFIUS,擋下了中資對美國科技業的收購案至少包括:紫光集團收購美國硬碟大廠威騰電子(WD)15%股權;Go Scale基金收購荷商飛利浦旗下Lumileds的8成股權;華潤微電子及清芯華創收購美國快捷半導體(Fairchild);三安光電收購台灣掛牌的加州砷化鎵廠環宇通訊半導體(環宇-KY)等;

後來,中資又想收購,萊迪思半導體、Xcerra晶片商,也統統喊卡。近來備受矚目的博通併高通世紀交易案,也因為博通與中國華為的合作關係,讓CFIUS出手阻擋,避免5G關鍵技術流入有中共軍方背景的華為。

中國問題專家 章家敦﹕「中國每年在竊取千萬美元的美國知識產權。有種普遍感覺﹐我們為何要讓他們收購﹖對此必須要有全新的看法﹐因為創新是美國經濟核心﹐國家實力所在。」

回顧遭批准的交易案,許多變化也讓人難以想像,日本老牌三洋與Pioneer,被中資併購後,品牌形象大受影響。而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被以天價賣出,遭遇最轉折。

新唐人紐約記者:「我身後是紐約華爾道夫酒店,2014年,中國安邦集團以19.5億美元天價購下了該酒店;不過,當中共保監會宣布,要接手安邦集團之後,紐約地產界就在瘋傳,中共會以賠錢的方式,出售該酒店。」

紐約民眾馬克:「中國不應該在美國擁有美國的房地產,因為是主權國家,為什麼要在這裡擁有房產,我們在中國又沒有房產。」

過去常是美國政要下禢處所的華爾道夫,自從易主中資安邦後,信任度不再,當年,時任總統歐巴馬來訪紐約時,都不願入住。

紐約民眾基斯:「我不會去住那裏,因為在中國發生的事,你知道在哪裡發生的事情,徹頭徹尾和我們在這裡所堅信的價值不同。」

就在中國安邦入主華爾道夫的4年不到,與江澤民集團關係匪淺的安邦集團董座吳小暉,被中國司法以集資詐騙及職務侵佔起訴,集團也被中國官方接手。

中資併購,從國安衝擊、經營管理、到政治風險,隨著問題一一浮現,各國也重視拉警報,國際間的這堵中資防火牆,還會再延伸。

文字採訪:陳真 李蘭 王凱迪

攝影剪輯:陳輝模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