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環境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現代人的飲食大多偏向速食、肉類、辛辣,導致毒素及酸性物質在體內堆積過多,加上抽菸、熬夜疲勞等因素,使血液中的酸鹼無法中和,體質變酸性,從而滋生多種慢性病。想改善酸性體質,要從改變口腔環境開始。
口腔環境經常維持在中性或趨弱鹼性,身體會比較健康。同時配合正確刷牙習慣,即可降低牙周病發生率,幫助去除牙菌斑,預防口腔異味,保持口腔健康。口腔機能可以每天正常運作,我們的身體自然健健康康,遠離慢性疾病。
酸性的口腔環境 易致病
有研究指出,飲食後30分鐘內如果沒有清潔口腔,它會漸漸轉成酸性環境(約pH 5.5)。口腔環境經常處於酸性,易生牙菌斑,而牙菌斑是蛀牙、牙周菌的溫床。牙周病菌會經由血液侵入身體器官(肝臟、腎臟、脾臟及心臟),引發多重病狀,諸如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腦溢血、肺炎、孕婦早產等。老年人易噎嗆,若口腔惡菌過多,很容易引發急性肺炎。
口腔的清潔與保健
那麼,要如何澈底清潔口腔?在日常的口腔保健上,務必注重3大步驟:刷牙、使用牙線及漱口水。牙醫師提出「刷牙333」口訣,即三餐飯後、吃完東西30分鐘內要刷牙、每次刷牙至少3分鐘以上,並注意牙刷和牙膏的選擇。至於牙刷難以處理的地方,如齒縫、牙齦槽、舌頭、臉頰內面等,可以使用牙線及不含化學成分的漱口水,要挑選pH鹼性的漱口水,才能有效中和口腔內的酸性,讓牙齒健康。
漱口水的選用
根據台灣消基會2013年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市售漱口水中添加的某些成分,如三氯沙、氯己定、氟化物等,若過量可能危害健康,導致肝癌、骨質疏鬆等疾病。由於所含劑量皆在檢驗合格範圍內,因此並未引起生產業者和消費者的重視。
另外,消基會檢測15件市售漱口水樣品,pH值(酸鹼值)均小於7,有6件甚至低於5。眾所周知,細菌可以將食物殘渣轉化成酸,若牙齒一直處在pH5以下的酸性環境中,很可能造成蛀牙,因此過酸的漱口水並不適合當作潔牙用品。
從事生技研究多年的「帝川國際」副總朱力元表示,目前國內並無訂定漱口水酸鹼值的標準,亦無禁用含化學成分,長期使用能不影響健康?果真都能排出體外,不會慢性中毒?值得消費者深思。如何慎選使用鹼性、天然的漱口水,就需要多加比較和了解。當然天然的最好,從前的人飯後用鹽水漱口,簡單又方便,80歲的老祖母還能啃甘蔗。目前國內牙周病患者高達九成,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這種現象令人匪夷所思。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