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攜手微軟推動物聯網創新與安全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17 日訊】聯發科技今日宣布與微軟公司合作,領先業界推出第一款支援微軟Azure Sphere解決方案的系統單晶片 (SoC) – MT3620,提供微控制器 (MCU) 類型的物聯網產品預先內建的安全與連網功能,共同推動物聯網創新與安全。微軟Azure Sphere是為開發具高度安全性MCU相關裝置而設計的解決方案,包含安全的作業系統與雲端服務,讓各式各樣的雲端裝置得以配備企業級的安全機制。
聯發科技MT3620是聯發科技與微軟協力開發、適用於微軟Azure Sphere物聯網作業系統的晶片,將Wi-Fi連網控制內建在處理器晶片之中,同時載入微軟最新的安全協定。聯發科技MT3620晶片將隨微軟Azure Sphere解決方案銷售,讓眾多的物聯網裝置開發廠商得以輕鬆地連接其所打造的MCU物聯網裝置,並在微軟提供的安全架構下確保安全性。
聯發科技副總經理暨智慧裝置事業群總經理游人傑表示:「聯發科技與微軟合作已有長久的歷史,我們合作開發特定用途的晶片,因應各種連網需求。聯發科技具備晶片設計領先地位且與微軟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認同微軟的願景,攜手將安全與信任帶入從終端晶片到雲端服務的整體物聯網應用之中。裝置製造商可利用聯發科技晶片及微軟作業平台打造各式各樣的連網裝置並銷售,而消費者也能妥善管理這些產品。」
連網成本大幅下降,意謂著數十億計的裝置將能彼此連結並透過MCU加以控制。從家用電器、健康監視裝置到兒童玩具與工業設備,全都是物聯網持續成長的一部分。連網節點越多,可能被入侵的途徑也隨之增加,這意謂企業與個人必須相信他們的裝置、資料、雲端確實安全無虞,才能發揮這些便利連網裝置的優勢。正因如此聯發科技與微軟聯手促使市場加速從獨立式MCU裝置轉移至安全雲端連網MCU裝置與應用。
微軟Azure Sphere總經理Galen Hunt表示:「電腦運算不論是在雲端或終端都變得更加強大且無所不在。未來十年我們將看到數十億裝置連上網路。Azure Sphere匯集了微軟在雲端運算、軟體及晶片方面的專長,提供從晶片延升到雲端獨一無二的安全解決方案。聯發科技與微軟在晶片設計上密切合作,我們很高興能一起宣布第一顆通過Azure Sphere認證的晶片MT3620進入市場,微軟與聯發科技將共同為下一世代更聰明、安全的物聯網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堅實的基礎。」
每年有超過90億部由內建MCU的物聯網裝置進入市場,因此像微軟與聯發科技這樣的業界領導廠商必須通力合作,確保不論昂貴或低價的連網裝置內建的安全性達到最高水準。
透過Azure Sphere,微軟正在建構一個由多家晶片供應商、ODM、OEM共同組成的全新生態系統,參與的合作夥伴都理解隨著物聯網產品與應用數量不斷增加所衍生的機會與風險,因而攜手合作確認安全標準的制定與維護。
聯發科技已送樣給予首波合作客戶,產品將於2018年第三季上市。
相關新聞
-
達發科拚十月底上市 董座看景氣:逐季好轉
2023-07-18 19:53:04歡迎回來,IC設計大廠聯發科旗下的小金雞達發科,今年四月通過證交所上市審查。達發科董座率領高階主管,今天(18日)正式與媒體見面,分享布局規劃;對於半導體景氣,董事長謝清江表示,將會逐季好轉。
-
南韓晶片法促本土投資 台灣戰略因應何在?
2023-04-08 15:20:06繼歐盟、日本和美國之後,「韓版晶片法案」(K-Chips Act)也在南韓國會獲得跨黨派支持通過,除了針對大型、中小型半導體業者,強化租稅優惠競爭力,南韓月中也敲定一系列半導體聚落投資規劃,專家認為,恐怕衝擊台灣既有競爭優勢,政府得思考因應對策。
-
路透訪蔡力行 聯發科:無意將供應鏈以任何形式移出台灣
2022-11-15 13:30:07IC設計龍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接受外媒路透社訪問,聯發科15日發出聲明強調「無意將供應鏈以任何形式移出台灣,公司全力投資台灣,致力保有現有合作關係之下放眼世界,隨著聯發科技業務擴張,公司會持續在更多領域持續投資」。
-
聯發科:無意將供應鏈以任何形式移出台灣
2022-11-15 17:45:16IC設計龍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接受外媒路透社訪問,聯發科15日發出聲明強調「無意將供應鏈以任何形式移出台灣,公司全力投資台灣,致力保有現有合作關係之下放眼世界」。
-
聯發科、高通Soc熱戰 攻印度、東南亞5G
2023-02-11 15:45:44歡迎回來。聯發科舉辦法說會,外界關注對於手機等消費型產品。聯發科一改過去較為樂觀態度,轉為審慎保守,外界分析,聯發科將著眼5G滲透率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也投入非手機業務,力拚維持營運高成長。
-
聯發科Q4有望創5季新高 澄清合作輝達僅於汽車
2023-10-27 19:03:50帶您看到,聯發科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每股純益寫下近三季高點。展望第四季,營收有望創下5個季度以來新高,而聯發科與輝達的合作也成為法人關注焦點。
-
財經趨勢4.0|研發團隊強到讓台積電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台版貝爾實驗室 台積全球研發中心啟用!
2023-07-29 15:56:38護國神山台積電,在竹科寶山舉辦「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剛過完92歲生日,睽違兩年再度回到公司,親自出席啟用儀式。
-
ChatGPT掀生成式AI風潮 輝達成大贏家
2023-03-11 14:51:26歡迎回來,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帶動生成式AI風潮,美國GPU晶片龍頭輝達無疑成為最大贏家。而輝達的野心不僅在販售硬體晶片,現在更攜手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推出輝達的AI雲服務。
-
韓妝巨頭退出中國 菲詩小鋪在華公司全註銷|財經100秒
2023-01-18 12:55:54近日,韓國知名化妝品品牌菲詩小鋪(The Face Shop)旗下的上海化妝品銷售公司被註銷。菲詩小鋪(The Face Shop)成立於2003年,隸屬於韓國LG生活健康集團(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菲詩小鋪在中國的39家公司已全部註銷。
-
聯發科5G NTN衛星手機完成測試|財經100秒
2022-08-17 12:45:37聯發科宣布,搭載自家 5G NR NTN 衛星連網功能晶片智慧型手機已在實驗室環境測試中,成功打通衛星連線,讓 5G 手機首次支援非地面網路的雙向資料傳輸。
-
微軟、超微財報表現遜於預期 拖累AI概念股
2024-02-03 15:02:14本週超級財報週,包括微軟、Alphabet和超微都發布了季度業績,但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微軟還表示AI 軍備競賽將導致2024 年資本支出攀高,消息導致AI概念股市值損失了1千900億美元。
-
領先高通!聯發科旗艦晶片天璣9200 台積助攻
2022-11-08 23:15:39IC設計大廠聯發科今天(8日)在中國深圳,舉行旗艦新品實體發布會,公布最新一代天璣9200旗艦5G行動晶片。聯發科領先競爭對手高通發表,並採用台積電第二代4奈米製程,最快預計今年11月底上市。
-
聯發科旗艦晶片天璣9200 首採台積4奈米製程
2022-11-08 18:34:23IC設計大廠聯發科今天(8日)在中國深圳,舉行旗艦新品實體發布會,公布最新一代天璣9200 旗艦5G行動晶片。在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方面,都有新突破,並且採用台積電第二代4奈米製程,最快預計今年11月底上市。
-
高通傳將再進軍伺服器晶片 降低手機依賴|財經100秒
2022-08-19 12:47:59彭博周四(18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準備在伺服器晶片市場捲土重來,搶攻這個高成長產業的280億美元商機,並降低自己對智慧手機市場的依賴。高通去年以大約14億美元收購Nuvia晶片設計公司,Nuvia以為伺服器行業提供技術起家。
-
聯發科、高通Soc熱戰 5G戰場鎖定東南亞.印度
2023-02-07 17:18:31聯發科日前法說會,外界關注對於手機等消費型產品,市場展望看法。聯發科一改過去較為樂觀態度,轉為審慎保守,外界分析,聯發科將著眼5G滲透率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也投入非手機業務,力拚維持營運高成長。
-
AI軍備競賽開打 微軟首款AI晶片採台積5奈米
2023-11-16 17:14:43AI軍備競賽正式開打,微軟推出首款AI晶片,專為大型語言模型所設計,宣告正式加入自研晶片行列,不僅如此,微軟持續深化與輝達合作,強強聯手推出「AI代工服務」。
-
微軟自研AI晶片Maia問世 台積電5奈米操刀
2023-11-18 15:12:35AI軍備競賽正式開打,微軟推出首款AI晶片,專為大型語言模型所設計,宣告正式加入自研晶片行列。
-
傳微軟攜手超微 打造雅典娜AI晶片
2023-05-05 17:35:30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表示,微軟正在與美國半導體公司超微合作,開發微軟自家的AI晶片「雅典娜」。報導指出,微軟還向超微提供財務支援,協助超微拓展AI晶片業務。不過,微軟發言人否認超微參與「雅典娜」晶片,他表示,「超微是很棒的合作夥伴,但沒有參與雅典娜」。
-
搭AI浪潮 微軟營收創高 超微上修AI晶片預估
2024-01-31 17:45:02美國多家科技大廠陸續公布財報。受惠AI需求,微軟獲利表現創新高,但不如市場預期;超微獲利雖然也不錯,不過今年第一季的財測,低於市場估值。雙雙股價小跌2%到6%。
-
韓晶片法祭優惠促本土投資 台灣應思考戰略規劃
2023-03-31 17:34:57繼歐盟、日本和美國之後,「韓版晶片法案」(K-Chips Act)週四也在南韓國會獲得跨黨派支持通過,除了針對大型、中小型半導體業者,強化租稅優惠競爭力,南韓月中也敲定一系列半導體聚落投資規劃,專家認為,恐怕衝擊台灣既有競爭優勢,政府得思考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