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村莊」居民 再遠也要橫渡水庫掃墓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19 日訊】清明時節,華人地區有掃墓祭祖習俗。在台灣新北市石碇區碧山村的居民,掃墓卻必須搭船橫渡翡翠水庫,爬山涉水進入管制區內,才能上香祭祖。 不過,能看到一般人欣賞不到的沿途風光,也算是一種特別的回饋。

    手上提著大包小包準備搭船的居民可不是要去旅遊,而是帶著慎終追遠的心,將橫渡翡翠水庫掃墓去。

    30多年前,為了提供大台北地區飲用水,興建了翡翠水庫,而上游北勢溪中段的碧山村就此沉入水中,村民也被迫遷村。但祖墳在水源區內,翡翠水庫管理局每年清明節都得派出接駁船,安排居民祭祖。

    55歲居民 蘇小姐:

    「我們以前住在山裡,每天都要走一小時去學校,還要搭船到對岸讀書。現在翡翠水庫已經漲起來了,我們都搬到外面了。每年的4月5日那一天,清明節,翡翠水庫管局提供這麼好的服務,讓我們可以回到祖先的墳墓上掃墓。」

    除了揹著大包小包的供品,居民們還得手持鐮刀,清理出一條通向墓地的道路,有時還得憑著記憶尋路。

    66歲民眾 蘇先生:

    「這是我們阿公1949年去世時做的墳墓,保持這樣都沒有變過,在我父親把它整理後,都沒變過,就這樣。」

    為了保護台北市民的飲用水質量,管理局一般禁止向公眾開放大壩和水庫,只有在每年掃墓期間,才破例提供前村民搭船的服務。

    即使村莊已經消失,湖水卻擋不住村民們「飲水思源」的行動力,還因此引來外媒報導,讓這項傳統厚德之美更加翠麗。

    新唐人亞太電視 燕君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