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編織工藝 傳承三代後繼有人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03 日訊】太魯閣族織品以輕、薄、素、淨聞名,紋樣圖案主要是彩虹橋和菱形紋,兩年來花蓮的編織工坊,透過創意手法將傳統織布紋路轉換成服裝,開發市場,除了提升傳統編織工藝,同時還獲得族群的認同。

山豬、兔子和立體的加巴鴿包包,搭配非常搶眼的書套,滿滿的文創品,發想都來自太魯閣族部落文化。

編織工藝家 廖玉枝:「一針一線用手縫,(您媽媽當時是這樣子),是用手的,她教我回針啦、斜針啦。」

因為老奶奶留下的傳統布料,以白色苧麻為底,紋樣圖案主要是彩虹橋和菱形紋,呈現太魯閣族的特色,這塊布牽起三代人,成就了這個編織工坊。

廖玉枝妹妹 廖玉鎮:「編織難度是挑織(立體),挑祖靈的眼睛,跟那個一樣,我們一挑的時候一定傷眼睛,一定要很吃力這樣子,通常的話,像我們這樣子的話(平織)還比較快。」

廖玉枝的女兒詹淑茹,十年前因為小孩就學問題搬到花蓮秀林鄉,開始接觸多元計畫學習部落文化,透過母親繼承奶奶的縫紉技術,透過創意手法將傳統織布紋路轉換成服裝,共同開發市場。

編織工藝家 詹淑茹:「衝突一定要有的,可是會跟他們講,如果你們希望我們東西能夠走出去,讓人家看到喜歡,我們必須一定過這個坎。」

太魯閣族的織品以輕、薄、素、淨聞名,她們用不同的圖紋、款式、質地,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讓大家了解太魯閣族編織工藝。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花蓮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