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美豆他國買!中共急令擴種大豆難救急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05 日訊】再來看到,美媒《紐約時報》報導,這次談判沒成果,是因為以劉鶴為首的中方官員隊伍,對處理貿易問題的經驗有限,最近幾天,東北黑龍江和吉林傳出收到政治任務,要求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的消息。這一消息顯示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雲下,中共當局正在尋找對策。中國大豆為什麼如此依賴進口?來看看專家的分析。
中美貿易戰的陰雲下,中共威脅要對美國大豆開徵25%的關稅。最新消息顯示,中國買家已停止採購今年秋季將要收割的美國大豆,轉向巴西和加拿大。
然而可替代美國大豆的選項並不多。中國已經進口了巴西72%的大豆,增加進口存在難度和風險,阿根廷主要出口的大豆種類不受北京歡迎,巴拉圭與中國尚未建立外交關係。
目前中共官方已經下令東北多地,緊急擴大種植大豆。
「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
但目前黑龍江省和吉林省長春市相關文件已從官網刪除。《澎湃新聞》的相關報導也已經下線。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 馬文峰:「種植結構的調整是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呢我們就是說大豆和其他糧食作物的比價關係,還沒有有效的調整。他們現在已經增加了一百多塊錢的補貼,應該對農民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他實際上應該是全國都進行補貼,所有種植大豆的都補貼。但實際上這個做法呢,也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放開市場,讓市場來調節。」
中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國內大豆產量只夠滿足本國6週的消耗量。然而,大豆曾經是中國主要的出口產品,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撰文指出,近年來,中國大豆同世界差距急劇擴大,入世以後,中國進口大豆飛速增長,出口也開始萎縮,陷入嚴重危機之中。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 馬文峰:「我們過去都是農產品出口國,我們中國的外匯儲備過去都是靠出口農產品賺過來的。2002年到現在,中美生產力水平差距在擴大,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制度出了問題。我們的制度出了哪些問題呢?我講最多的,就是我們政府沒有把我們的農民當作中國人,把農民當作了農奴。」
另外馬文峰指出,東北地區大豆運往南方,運價比從美國進口還貴。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 馬文峰:「為啥我種一畝大豆要補(貼)150塊錢呢?因為農民種一畝大豆得虧一百多塊錢哪。為啥要虧?這個就是勞動成本高,流通成本高。我們的道路到處都是查車的,都是罰款的。第二方面,我們燃油費用要遠遠高於國際市場價格。我如果從黑龍江去買大豆,同樣的價格,從美國運到廣東,或運到大連,比黑龍江運到大連那個運費還低 。」
馬文峰表示,這些嚴重限制了中國大豆的競爭力 。
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統計,雖然中共當局連續三個星期取消美國大豆訂單,但是其它國家,包括墨西哥,台灣,阿根廷等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強勁,上周訂單量超過中共取消的數量。且有分析師指出,這個季節原本即是中國採購美國大豆的淡季,因此影響不大。
新唐人電視 常春 尚燕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經典好米 桃園再放光彩
2011-10-07 21:47:32米是華人世界的主食,臺灣米,隨著栽培技術的進步及品種的改良,不論是外觀、香味、口感已近乎極品,農委會在「建國100年臺灣米博覽會」上,頒發「2011年十大經典好米」,桃園地區的米質,出類拔萃成為最大贏家。
-
桃園智慧農場 打造純淨蔬菜
2017-12-18 22:35:57桃園的一間智慧農場,運用高端技術打造出垂直式的種植層架,有效利用空間種出大量的無毒蔬菜,農場創辦人蔡先生因為曾經罹患肝腫瘤,經過生機飲食的療法後讓他不藥而癒,因此他決定創辦這座智慧化的蔬菜科博館,希望造福更多人,帶您一起去看看。
-
如同樹上騎機車!新發明「爬樹機」採檳榔
2019-06-25 22:14:17到處爬上爬下是許多人童年的美好回憶,但長大後會想以爬樹為業嗎?在印度南部,種植檳榔的果農要採收檳榔,只能用雙手和繩索爬上15到30公尺高的檳榔樹去摘取,由於太過危險,越來越少人願意從事這項職業。最近,一位果農發明了一項厲害的爬樹機器,只需短短30秒內就能爬到樹頂,快速又安全的採收方式,讓果農們為之興奮。
-
蔬果酵素用途廣 養雞種菜樣樣行
2012-10-19 20:32:28酵素用途廣泛,應用在農業和畜牧業成效良好。新竹縣石磊部落養雞班班長,自願當起協力家庭,將豐富的製作酵素經驗,不藏私的教導居民,運用部落裡種植的蔬果製作酵素,發展部落特色農業。
-
川普對付中共與當年雷根解體蘇聯 策略極相似
2019-09-10 10:59:20哈里·卡齊亞尼斯(Harry J. Kazianis)是美國媒體《國家利益》的執行編輯,他9月9日在福克斯新聞上撰文,分析了川普總統對中共的策略,跟當年雷根總統解體蘇聯的過程有何異同。
-
台灣農機展 環保小型化當道
2012-10-20 21:50:102012台灣農業機械資材展今天開幕,展出許多新型農機。今年展出許多小型農機,可以幫助台灣多數的小農戶自產自銷。即日起連續三天在虎尾高鐵預定區展出。
-
廢棄物快速處理系統 3小時垃圾變肥料
2018-11-12 21:50:39垃圾也可以變黃金!一般傳統的有機廢棄物處理,大多採取焚燒或堆肥方式,但成本高,耗費時間又長。現在經過中興大學楊秋忠教授團隊,開發的「有機質廢棄物快速處理系統」,3小時就能將垃圾轉為有機肥料。
-
彰化葡萄公主選拔 外籍佳麗同角逐
2011-05-20 20:21:27一年一度的臺灣彰化葡萄公主選拔比賽,今年共吸引598位女性朋友參賽,其中有波蘭、韓國、越南、大陸等地的朋友入選,而這次主辦單位推出 葡萄小精靈選拔,最新的葡萄公主接班人會獎落誰家?邀請您,也來一起打分數。
-
【廣告】惠農農業科技
2019-04-17 17:46:22惠農農業科技
-
懷舊農村「穀亭畚」竹山盼規畫文創遊憩區
2015-08-24 22:14:01早期台灣苗栗以南的農家,稻穀收割後,為了防止老鼠等動物偷盜,製作了造型像甕的穀倉來存放,俗稱「氣死老鼠」,今正名為「穀亭畚」。以竹編成牆面,塗上牛糞土和石灰,以及稻草加蓋的屋頂,既通風又防水,見證了先人的智慧。
-
中國南方多省旱澇急轉 數十人罹難
2011-06-11 21:24:12來關心中國新聞真相報導。中國大陸南方多省旱澇急轉,6月9日晚上的暴雨,讓湖北、湖南兩省兩百多萬人受災,數十人因災死亡,湖北農民透露,這場大雨對當地旱災起到紓解作用,但是不管旱災或洪澇,都要靠農民自己救自己。
-
江蘇罕見旱災 重創農業和水產養殖業
2011-05-26 21:30:08中國長江中下游乾旱擴大,江蘇省天氣持續乾旱少雨的氣候,造成60年來罕見旱災,境內淮河出現斷流,船舶航行受阻,當地農民透露,旱災重創當地農業和水產養殖業,造成菜價和糧價上漲。
-
大陸湧現「新難民」 美中貿易戰雪上加霜
2018-08-28 20:20:46好,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股市下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屢破新低,令已經在近幾年放緩的中國經濟,可以說是 雪上加霜。而中國大陸正在湧現的兩類「新難民」—那就是「房租難民」和「金融難民」,也引發了熱門話題。據《金融時報》報導,作為大陸城市化和繁榮的主力軍,農民工等群體收入停滯,人口流動放緩,就業機會大減,而一線城市房租上漲,造就大批的「房租難民」。另外,從6月開始爆發至今的P2P金融平台坍塌事件,則催生了數千萬的「金融難民」到北京上訪。
-
竊技術為中共服務!美再點華為.聯想涉間諜
2018-04-20 21:29:18好,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溫,美國制裁清單,瞄準中共主導的尖端技術領域。19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報告,點名華為、中興、聯想三家中國大陸企業,是「經濟間諜」。美國國會成員表示,中共用技術推行黨國利益,與美國的目標和理念發生了直接衝突。我們今天的,透視焦點。
-
嘉縣農產新品種 創造在地好品牌
2011-06-03 20:19:55嘉義縣政府為鼓勵農民發展品牌農業,栽種出優良的農特產品,日前在創新學院舉行瓜類新品種發表會,會中展示西瓜、甜瓜、苦瓜及迷你南瓜等新品種,吸引兩百多位的農友和各區農會人員前來觀摩,這些新品種的蔬果也讓參與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
原鴨稻米 提供健康米食
2011-06-15 20:16:29使用化肥與農藥,似乎已經是現代農業不得不的選擇。接下來的新聞帶您來到宜蘭,有農民們用『鴨子』在稻田裡鋤草、除蟲,而鴨子的排泄物,還可以當肥料,這 些宜蘭的農民如何不用化學肥料,利用生態有機種植法,種出更健康的稻米。一起來瞭解。
-
張忠謀清大演講:CEO成功要素領導、方向
2019-10-04 20:47:48清華大學舉辦企業大師講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受邀,以「總經理的學習」為講題,分享他從美國念書,一直到當上半導體產業總經理的經營學習過程。他認為CEO成功的要素,就是要有凝聚團隊的能力,以及明確的方向。
-
香甜不沾手 玫瑰紅荔枝上市
2011-07-06 20:21:38觀眾朋友在剝皮品嘗荔枝時,是不是常有沾手的困擾?接下來的新聞告訴您,有一種新上市的玫瑰紅荔枝,帶有玫瑰香氣,容易剝皮,又不沾手,還能冰存一個月,什麼樣的荔枝?帶您趕緊去看看。
-
桃園會群英 農技爭鼇頭
2013-11-21 20:42:05全國高中農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今天(21日)在桃園農工舉行,有來自全國二十七所高中職,二百五十位的學生報名參加,賽事精彩,競爭激烈。
-
「三高一輕鬆」打造農業新貴
2010-12-21 21:43:09要如何吸引農村外流的人口返鄉,「三高一輕鬆」的新農民,「品質高、產量高、收入高」,打破以往對農民的舊觀念,今天在台灣新農業的單元裡,帶您來看到,雲林西螺王朝震的牛蕃茄溫室果園,潔淨整齊的園區,悠閒舒適的農耕環境,加上超過百萬元的年收入,打造農業新貴,已經不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