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棄高薪 種出皮薄多汁牛奶小番茄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14 日訊】曾經在科技大廠工作的沈朝富,七年前放棄高薪返鄉務農,採用友善農法栽種小番茄,並導入產銷履歷,不僅榮獲2016年全國產銷履歷達人,還自創品牌,研發出各式各樣的番茄加工食品。

    採隧道式栽培法的「牛奶小番茄」,由於通風好、日照充足,不但產量倍增,也方便採收,果實肉質細緻、皮薄多汁,還可以做成番茄汁等飲品。

    水上鄉農會推廣部主任 曾科瑛:「(吃起來怎麼樣),皮薄多汁,皮不會太厚。」

    水上鄉農會推廣部主任 曾科瑛:「那個溫室方面大概三百公頃,水上採收水上的部份,是我們大崙跟土溝;如果出去比賽,可以說我們水上,冠亞軍都是水上大崙跟土溝這邊。」

    從科技產業回鄉務農的沈朝富,說服家人將戶外種植改為溫室栽培,並採用發酵鮮奶、天然有機肥等方式澆灌,種出有產銷履歷認證的「牛奶小番茄」。

    沈朝富父親 沈民撤:「那時候我反對,我說一次要花那麼多錢,回收要幾十年,我哪有辦法,我原本慣行習慣了,多少收一些。」

    蕃茄達人 沈朝富:「用牛奶粉、食用級的牛奶粉下去做液肥,下去做發酵,來完成之後,才再施灑在作物上。」

    但近年來氣候炎熱,造成農作物產量銳減,加上採收人力不足,新長出來的番茄枝枒不斷往上生長,讓果農傷透腦筋!

    蕃茄達人 沈朝富:「每年的九月、十月來種植,現在的氣候大家也都知道,到十月、十一月都是還很炎熱的氣候,對這樣的品種,說真的滿大的挑戰,它開花結果期,高溫狀況之下它著果率降低,我們大概今年平均來估算,大概少個一到二成有。」

    沈朝富哥哥 沈芳義:「人力不足是農村的常態問題,加上這一例一休之外,年輕人比較不喜歡鄉下的一些生活型態,所以說我也是希望說政府能夠重視人力資源這塊的部份。」

    嘉義種植大約有300公頃的溫室小番茄,約佔全台7成,沈朝富希望能整合小農優質的農產品,並積極開拓外銷市場,讓農民能提高收益。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