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未來展」 帶您一窺明日世界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22 日訊】人類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許多人都對「未來」充滿各式各樣的想像。近日在倫敦就有一個未來展,讓您一窺他們對明日世界的想像。馬上帶您一起來體驗。

    在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展出了超過百件的「未來物件」,想要問問我們人類究竟想要創造什麼樣的未來?

    展出的物件中,有可以讀取您心情的鏡子,可以儲存資料達數十億年之久的光碟。在倫敦展出超過百件這樣的未來物件,讓人們一窺明日的世界。

    路透記者:「那麼,未來世界的一天會是個什麼樣子?

    首先,您可能會想要先從檢查巴克斯特(Baxter)– 您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 開始,確認它是否有好好的洗衣服。

    像這樣的機器會從嚐試錯誤中學習人類的做事方式。

    然後,該是時候來到廚房和您的陪伴機器人(companion robot)對話了。

    嗨 ~ Jibo, 你可以跟我說個笑話嗎?

    很明顯的,它今天不想跟我說話。

    現在,是時候該換裝了,也許你會想在你的肌肉上加點兒肌肉。這件Exosuits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設計的。

    最後,到了吃早餐的時刻。這餐廳設計成志在消除一個人單獨吃飯的社會歧視現象。

    而這一杯是代餐飲料,雖然暫時我想我還是吃培根和雞蛋就好了。」

    這樣的未來你喜歡嗎?或許你會覺得還滿讓人沮喪的。

    計劃負責人 瑪麗安娜·佩斯塔納(Mariana Pestana):

    「我們問:我們所有人都有聯繫,但是我們覺得寂寞嗎?當我們家裏的設備都用演算法來符合我們的偏好、我們喜歡什麼,甚至於我們可以說它們學著如何照顧我們、一定程度的愛我們,在這樣的情境下,住在像這樣的房子裏,它究竟代表什麼意義?」

    這個在英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的展覽正試圖探究更多的問題,像是當人的意義是什麼?地球的未來是什麼,還有所有的這些科技又會把我們帶到那兒去?

    計劃負責人 瑪麗安娜·佩斯塔納(Mariana Pestana):

    「展覽開幕時引用了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的話,他說發明船隻也就發明了沈船,也就是說每一項新發明也創造了新的意外。」

    引發的更多問題例如:新的發明進展它的影響永遠是正向的嗎?科技創新所未能預見的後果可能是什麼?而我們試圖去創造的,又是什麼的未來?人類值得深思。

    新唐人亞太電視 Peter Wang 綜合報導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