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哈人千年馴鹿文化 蒙古禁令下恐將消失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6 月 11 日訊】在蒙古北方的泰加針葉林一帶,馴鹿民族的圖哈人承傳祖先數千年來的傳統,以放牧馴鹿為生,靠馴鹿提供生活所需的一切,全世界僅存的馴鹿文化卻可能因為政府的打獵禁令,而將逐漸消失。

    馴鹿們一隻隻有秩序的緩緩經過,馴鹿人則在一旁製作柵欄,以把馴鹿圈在一塊兒。在其他時候,甚至騎到馴鹿上當作往來的交通工具。這是生活在蒙古最北邊庫蘇古爾省,泰加針葉林一帶的馴鹿民族─圖哈人(Dukha)。

    數千年來,圖哈人遵循他們祖先流傳下來的方式,以放牧馴鹿為生,從鹿肉、鹿奶、鹿皮到騎馴鹿,馴鹿提供圖哈人生活所需的一切。

    蒙古境內目前僅有280名圖哈人,是全世界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

    馴鹿民族 ERDENEBAT CHULUU:

    「這些動物、馴鹿們,一直以來都被我們祖先放牧,所以我們也一直遵循著祖先馴鹿的傳統生活,遵循傳統是我們的心願。」

    然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可能會遭到改變。自2012年政府開始實施狩獵禁令,原本圖哈人遊牧的地方宣布劃為國家公園,以保護幾十年來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並禁止任何打獵的行為。圖哈人擔心這樣的禁令將徹底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甚至馴鹿民族的傳統將逐漸消失。

    馴鹿民族 JARGAL GOMBOSED:

    「我們過去能夠自由自在的移動,是因為我們沒有任何巡邏人員的監督,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了。」

    馴鹿民族 JARGAL GOMBOSED:

    「如果我們在一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巡邏人員就會問我們去哪裡。」

    雖然禁令的實施不是針對圖哈人或蒙古人,是為了遏止民眾非法打獵的行為,但是圖哈人認為,他們將失去馴鹿民族這個身分,逐漸脫離遊牧生活。

    雖然政府每個月會發放補助金,讓他們不靠狩獵也能生存,但他們希望可以找到替代方案,好將數千年的馴鹿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新唐人亞太電視 丁雅娜 綜合報導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