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省電新招 微軟把資料中心沉入海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6 月 15 日訊】為了儲存全球用戶的大量資料,微軟、Google等高科技公司都有資料中心,不過,大量的伺服器不僅佔空間,「冷卻」伺服器也是巨大的花費。面對這個問題,微軟想出了新方法,就是把資料中心沉入海底。

    長12多公尺巨大白色高壓槽,在海中載浮載沉,這是微軟的資料中心,微軟正準備將它沉入蘇格蘭北部的奧克尼群島(Orkney)外海。

    微軟人工智能及研究副主席 Peter Lee:

    「把整個資料中心放到海底,似乎有點極端。資料中心對微軟來說,是重要的核心。這算是個很奇特的想法,但與微軟的未來息息相關。」

    這座資料中心有864個伺服器,可以儲存500萬部電影,預計使用5年。資料中心沉入海底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夠省去在陸地上冷卻伺服器所耗的能源。為了更加環保,資料中心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由海底電纜輸電、傳送資料。

    設施核心工程師 Eric Peterson:

    「這個高壓槽由兩個部分組成,它有一個外殼,就是高壓槽本身。然後是內部裝載的裝備。」

    不過除了省下冷卻伺服器的成本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

    微軟Natick計劃負責人 Ben Cutler:

    「我們看到當代的世界,我們看到很多互動型態的應用程式,像是AR和VR。為了真的滿足這個須求,並提供反應力更佳的雲端服務。我們在研究的一件事情是,把雲端帶到離我們顧客更近的地點。」

    但是,海底資料中心卻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電腦故障,將沒有辦法維修。到底海底資料中心實際成效如何呢?就看未來了。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綜合報導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