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遺物新發現! 科博館展示百件考古典藏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7 月 07 日訊】近二十年來,考古學者在各地獲得豐碩的挖掘成果,台中科博館依據最新考古發掘資料,有近三百多件的考古典藏,特別展示在常設展區。

    德式水牛、舊石器時代的八仙洞還有新石器時代的卑南文化,科博館推出《古代人說故事》常設展,以史前遺物來讓民眾了解史前人的生活方式。

    台中科博館人類學組研究員 劉克竑:「台灣海峽曾經好多次沒有水,所以有很多動物或者人走過來,也有直立人也有智人走過來,那還有什麼樣的動物走過來。」

    台中科博館館長 孫維新:「讓我們了解的不是只有人類的生活,它連過去的古氣候變遷,都展現在這些動物的化石遺骨裡面。」

    考古學家仔細拼裝手中瓷器,藉由各個史前文化的生態遺物、地方遺址、人類的遺跡,來說明古代動、植物受環境變遷及文化互動,帶給人不同的省思。

    台中科博館人類學組研究員 劉克竑:「過去的人是一直怎麼樣的活過來的,然後他們跟大自然界是怎麼樣和諧,或者是怎麼樣去開闢自然,然後努力的生活下來,而不是破壞自然。」

    近三百多件的考古典藏全收在科博館常設展區,用生命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古代人的歷史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媛 楊淑棉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