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濁溪硯台艱辛路 只為父親志業能傳承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7 月 07 日訊】接下來把鏡頭轉到雲林,一位專攻濁溪石硯台的工藝達人董孟恭,為了延續父親一生志業---做硯台,從原本傢俱商轉行。撿石、磨石再艱辛,他都甘之如飴,一路走過了二十個年頭。

這塊濁溪石因為完整性夠,一面可以磨黑色墨條, 另一面可以磨珠砂用,在雲林硯台達人眼中,它是頂級貨。

濁溪硯台工藝家 董孟恭:「第一我們要看石頭的造型下去設計,設計它的形狀,再來就是磨這個時候,因為它有粉塵,我們都會加水下去研磨水磨,下去打磨,最後一個動作就是要把它細刨,就是比較費時間的啦,慢慢磨慢慢磨,這樣一個硯台做起來,大概要十道工法工序。」

從小看著父親把原本不起眼的濁溪石,做成細緻典雅的硯台時,女兒覺得很神奇。

董孟恭女兒 董芷妤:「(爸爸搬來那顆石頭變成這個硯台的時候,那個心情),很酷啊,從一顆很奇怪的石頭,可以變成那麼漂亮,就覺得很神奇。」

原本在雲林斗六開傢俱店的董孟恭,因為做硯台是父親一生的志業,二十年前才專心投入這項傳統工藝,一路走來雖然擁有不少粉絲,但太太卻相當不捨。

濁溪硯台工藝家 董孟恭:「很辛苦啊,這石頭都要河(濁水溪)裡面去用扛的,沒辦法靠機器,都是要靠人力下去背,背上來。」

董孟恭太太 許美慧:「(有沒有危險性),對啊,這個其實是我最擔心的一點,前幾年當颱風的時候,颱風過後他就想要去撿,我就說不要,對,生命還是比較重要,他還是很堅持,他想去看看不一樣的石頭。」

現在使用文房四寶的人口,逐年減少,但是董孟恭對濁溪石仍然情有獨衷,因為這種石頭有其特殊性,上下是濁溪石,中間夾一個硬石岩,在他眼中,紋理的美,和成品的美,都讓他陶醉其中。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