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釀浩劫!中華白海豚驟減8成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8 月 06 日訊】連結香港和中國的港珠澳大橋雖然即將完工通車,卻對當地生態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被列為一級保育動物、也是香港回歸時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在過去10年來,因為工程所造成的棲息地變化,使得數量急遽減少,去年估計只剩下47隻,創多年來新低。

跨過珠江河口、連結香港和中國、總長約19英哩(30公里)、造價高達約190億美元的港珠澳大橋即將完工通車,但是海洋專家抨擊這項工程使稀有的「中華白海豚」正面臨生存危機。

根據調查,在建造這座大橋的過去十年來,身上呈現淡粉紅色調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從先前超過200隻下降到現在僅存47隻,急速減少8成。

香港「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SMRU)」的資深科學家林賽波特(Lindsay Porter)說,因為建造大橋工程在水中製造的噪音已經造成白海豚覓食和溝通的困難。海豚是社交型動物,噪音問題對牠們的生存能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香港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技術研究員 Arthur Lee 對此提出了進一步說明。

技術研究員 Arthur Lee:

「當港珠澳大橋開始建造時,我們聽到水底的背景噪音增加,這對海豚很不好,因為海豚依靠聲音來導航及尋找獵物。因此,我們認為那真的很糟,因為那會使牠們離開這個區域。」

中華白海豚身上呈現淡粉紅色是因皮下血管所致,這也讓牠在1997年英國將香港歸還中國時成為官方吉祥物。

資深科學家波特說,被歸為「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物種的中華白海豚近年來愈來愈難在附近海域見到,見到的白海豚又有超過一半是基於壓力和高度噪音所造成而有明顯皮膚病變和感染。

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海洋保護單位(Oceans Conservation)助理總監 Samantha Lee 說,因為香港的海上交通飆升、污染物和過度捕漁等等因素,也導致白海豚棲地的喪失。

香港政府就這個問題,雖然試著切出「大小磨刀海岸公園(BMP,Brother Marine Park)」作為大橋基建計劃的問題補償,但是專家說白海豚並沒有因此回到這個區域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Peter Wang 綜合報導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