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延續五百年傳統 漁民「騎馬」去捕蝦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8 月 07 日訊】近日,歐洲大陸持續炎熱高溫,有些國家甚至創下高溫紀錄。但這似乎並沒有妨礙比利時漁民騎馬捕蝦。據說,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五百多年。

    烈日下,漁民趕著馬車,拉著漁具出發了。

    來到北海沙灘,漁民們開始準備漁網,再把魚簍放到馬鞍上,騎上馬,拖著漁網,緩緩走向大海。

    騎馬捕蝦,這項傳統在比利時可以追溯到16世紀,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科克賽德鎮,不少漁民是騎馬捕蝦的第三代傳人。

    漁民 XAVIER VANBILLEMONT:「我爺爺從1956年就開始了,現在我繼承傳統。我爸爸就做這個,做了很久,我12歲就是馬背漁民了。」

    漁民 GREGORY DEBRUYNE:「我爸爸從14歲就開始(騎馬捕蝦),他把技能傳給我,我現在和他一起做。」

    對漁民來說,馬是他們的好朋友。雖然騎馬捕蝦不如坐船捕蝦收穫多,但漁民們還是喜歡這項傳統。

    漁民 XAVIER VANBILLEMONT:「你在船上打漁,沒人跟你聊天,是靜止的。就听發動機響:砰砰砰砰砰。我不那樣。我每次都和我的馬聊天,它是我的好朋友。」

    漁民們騎的是經過訓練的輓馬,身體強壯、耐力好,能在水深齊胸的淺海區行走。

    遊客 BEN BOUVY:「這顯然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多好啊,看見這些馬在海裡走。我們很少在大海裡看見馬捕蝦。令人難忘。」

    捕蝦歸來,漁民們把小魚、螃蟹或太小蝦放生。他們每天收穫大約10到20公斤蝦。

    遊客 OLIVIA REDING:「太好了。讓孩子來看看很好,因為我們沒多少機會看到像這樣捕蝦。我很驚訝,漁民那麼年輕。」

    這項五百多年的捕蝦傳統,每年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小鎮來觀賞。

    新唐人記者易文綜合報導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