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將至?歐洲「饑餓石」捷克現身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8 月 30 日訊】受夏季乾旱的影響,捷克的易北河河段水位下降,使河床上一種名叫「饑餓石」(hunger stones)的歷史遺跡又再度浮出水面,警告人們:乾旱可能帶來饑荒等種種災難。

    幾世紀以來,歐洲人在乾旱期間透過在易北河上劃記巨石,來標記低水位及乾旱的日期,幾顆石頭上可見用德文寫著「當你看到我時,將哭泣」等文字。

    這些刻有文字的大型鵝卵石,被視為中歐地區最古老的水文地標,被用來警告人們,苦日子即將來臨。

    今年易北河地區,再次出現了十多種「饑餓之石」,儘管易北河目前的水位是異常的低,但在河支流上一座水壩的興建,使「饑餓石」比以往更容易被見到。

    不過,已經有歐洲媒體指出,北歐目前的乾旱對當地糧食的生產造成重大威脅。在瑞典、德國和荷蘭,初步估算,穀物收成將下降三到六成,若水位持續下降,則極可能會阻礙河流運輸,並威脅到附近居民的生計。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