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大發現 找到史上最早釀酒遺跡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9 月 20 日訊】考古學家於近日找到可能是世上最早的釀酒遺址,這個月最新發表的《考古科學期刊:報告》指出,這可能是遊牧民族發展出農業的關鍵原因。

    考古學家們在以色列海法(Haifa)以南的瑞克菲洞窟,找到了1萬3千年前遊牧民族 納圖夫人的釀酒遺址。

    研究人員在洞穴內,發現3個40公分至60公分大的石坑,其中有2個是為了儲存穀糧而建,剩下1個則是用於搗碎和釀製穀物以便發酵。根據研究人員推測,納圖夫人釀出來的酒呈稀粥狀,酒精濃度可能不高,不過仍然有發酵的痕跡。

    納圖夫人生活在1萬1500年至1萬5000年前的地中海東部地區,原是以狩獵採集為生的遊牧民族,之後開始定居。

    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考古學教授納德爾(Dani Nadel)推測,這裡很可能是人類釀酒的最早證據。遠古人類可能為了釀酒才學會利用穀物,發展出農業定居的生活型態。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陪您全家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