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AIoT翻轉趨勢 商研院:智慧零售成主流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11 月 20 日訊】零售業面臨網路電商分食市場,不少零售業巨頭,紛紛加速新零售轉型趨勢,商研院舉辦論壇,強調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智慧零售」成為主流趨勢,包括串連社群媒體、在地服務,以及行動載具,傳統業者,勢必得把握轉型機會。

    智慧零售概念,從美國吹向台灣,但科技推疊出的無人商店,未必激起消費者共鳴,誠品百貨採用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結合QR Code、臉部識別,外加語音導航,成功拉抬單月業績提高3%,人流量更提高10%。

    商研院副院長 王建彬:「你走的每一區裡面,你停留下來的軌跡,那我都可以知道,所以這「熱點分析」。你到哪一個攤位去,你有沒有問過誰,有沒有接觸到甚麼東西?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對消費者的行為,做一個了解,那這個已經不只是一個了解,可以做一個預測。」

    商研院董事長 許添財:「如何讓顧客的忠誠度提高,如何讓他回鍋率提高,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這個,是精準行銷。」

    新零售不再只是線上、線下的概念,而是分析消費者行為數據,以顧客體驗為核心。

    日本Parco百貨,就導入AIoT技術,每日更改五次店內商品陳設,好符合不同時段客群喜好;美國沃爾瑪,以區塊鏈技術,大幅提高內部物流效率;亞馬遜 Amazon Go以50顆鏡頭,分析客群喜好商品。

    商研院數位創新系統服務中心主任 范慧宜:「所謂的智慧零售,它的介面是在商店跟顧客之間,就是在現場人員跟顧客之間,但是它背後怎麼樣讓零售業,怎麼樣在銷售的動作,變得非常智慧化。實體店發揮的是甚麼,發揮的叫做體驗行銷,也就是還是最有溫度的部分,不是冷冰冰的科技。」

    根據亞馬遜 2018 年報告,未來五年內,傳統零售商將被「智慧化」商店所取代,如何結合大數據,提供客戶「有溫度的體驗」,將成為實體零售業,不能迴避的重要趨勢。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嘉韋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