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批蘇閣人事「複製貼上」 綠委提三特色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1 月 14 日訊】行政院蘇貞昌內閣今天正式上任,針對留任比例高的現象,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只是賴內閣「複製貼上」,民進黨團則點出新內閣三大特色「中生代接手」、「穩定的財經團隊」、「重視執行細節」。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 江啟臣:「除了剛剛提到的(政院)三長、交通部長,其他幾乎就很簡單的,複製、貼上、回鍋、升任。」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 曾銘宗:「國民黨團邀請蔡政府,一起來拚經濟,徹底解決青年低薪,還有人才大量外流的嚴重問題。這次的改組,我們看到是充滿政治算計,只要計較怎樣布局2020的選舉。」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 鄭運鵬:「初期笑罵由人,但我們希望說,盡快在「接地氣、會做事」的態度盡快做出成績。這幾年因為經濟狀況好,如我剛剛說稅基剩餘部分,才會有這些超乎政府預算的稅收,經濟跟產業,我們希望盡速把這些經濟紅,利落實到勞工朋友上,所以經濟內閣留下來,對於2019中美(貿易戰)所有國際變數、產業變數,這樣的團隊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國民黨質疑,看不到新內閣人事和政策有重大改變,沒有大破大立、回應民意的決心。民進黨團則強調,蘇貞昌高度重視政策執行細節,能改善過去施政不夠細膩的問題;並指出台灣的民選政府內閣改組大多更換七到十人,國民黨執政時毛治國、張善政組閣也大多續任。
相關新聞
-
上海復星阻台買BNT?蔡英文曝採購原則
2021-06-21 20:42:22再來看到,總統蔡英文晚間(21日)接受媒體視訊訪問時表示,上周五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討論購買BNT疫苗時,已經有原廠製造、原廠直送、原廠包裝等共識,但總統也坦言,BNT疫苗在亞洲有代理商,也就是上海復星,是其它廠牌沒有的,法規上相對困難。
-
陳建仁接替蘇貞昌任閣揆?府:無新回應
2023-01-11 09:15:56政治話題來看到,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後,有平面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11日)將在與總統蔡英文的週三例會中提出辭呈,並在本星期五立法院預定休會當天,率內閣總辭。蘇貞昌本人昨天在產業公開行程被問及時,只說,媒體都關心他有沒有要再做,讓現場廠方多了宣傳機會。總統府昨天則表示,內閣改組議題,答案跟之前一樣,有定案就會報告,大家不用過度臆測。外傳接任閣揆人選,鎖定前副總統陳建仁,副閣揆人選則是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而陳建仁9日在臉書貼出照片,內容是擔任總統特使出訪教廷時,會晤遭中共打壓的香港榮休樞機主教陳日君。另
-
政院換血陳建仁、鄭文燦接棒?同黨立委支持
2023-01-11 13:13:37政治話題來看到,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後,有平面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將在與總統蔡英文的週三例會中提出辭呈,外傳接任閣揆人選,鎖定前副總統陳建仁,副閣揆人選則是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今天,同黨立委也表示看法。
-
內閣改組傳聞不斷? 總統府駁斥:虛構不實
2020-11-20 21:02:00歡迎回來,政治焦點來看到,行政院接連爆出風波,引發內閣改組傳聞,前副總統陳建仁和桃園市長鄭文燦都被點名,是可能的接任人選。不過,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稍早表示,相關傳聞皆屬於虛構不實,總統目前並沒有內閣改組的規劃,特定人士的不實操作,心態可議,也沒有討論的價值。
-
蘇貞昌請辭 傳總統將徵詢陳建仁接任閣揆
2023-01-20 09:24:3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台灣政府內閣最新動態,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宣布率領內閣總辭,總統府表示,過年期間,將會啟動內閣調整作業,總統蔡英文昨夜(19日)發文,刊出她與蘇貞昌在府內討論公事,並一起享用滷肉飯的照片,她寫到,蘇貞昌團隊,完成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也通過了前瞻計畫第四期預算。總統說,蘇院長「這四年多來總是站在第一線,幫我扛住許多壓力」。總統寫到,去年底選後,蘇貞昌就幾次表達請辭,她強調,會在過年期間啟動內閣調整作業,過年後讓新的內閣團隊,在最短時間迅速就定位。目前閣揆人選呼聲最高的是,前
-
蘇揆批中共蓋牌:助台人返鄉 做防堵疫情準備
2022-12-17 20:21:14過年將近,兩岸小三通何時復航引起討論。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17日)表示,已裁示要幫助金門馬祖鄉親、在大陸的國人返鄉團聚,也要先做好防堵疫情的準備。他與總統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後首度同台,媒體聚焦內閣改組幅度。
-
蘇貞昌宣布率內閣總辭 細數政績.立院「畢業照」
2023-01-19 21:56:47好,新年連續假期就要來了,週四是新年前最後一天上班日,立法院也趕在年前,審完中央總預算,這也意味著內閣改組成為下一個政壇聚焦的議題。下午,閣揆蘇貞昌按慣例到立法院致意,感謝立委通過總預算案,隨後到總統府與蔡英文會談。傍晚,蘇貞昌在臉書發文,表示將率內閣總辭,並祝福新內閣能做得更好。
-
外傳年後內閣改組 蘇貞昌:沒有黑名單
2021-02-06 21:10:15外傳過年後,行政院內閣將進行改組,多位政務官、縣市首長都被點名,一度傳出勞動部長許銘春也被列入年後內閣改組的「黑名單」。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他的內閣團隊「沒有黑名單」。
-
發現金特別條例付委審 蘇揆談內閣改組.盧送暖
2023-01-16 21:17:34台灣政治消息,週一(16日)立法院繼續開會,朝野黨團協商後,決議把普發現金特別條例併案付委審查,總預算案則希望趕在週四(19日)小年夜前一天三讀,連帶讓可能的內閣改組拖到年後。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16日)到台中參加國道通車典禮。致詞時特別感謝台中市長盧秀燕送暖。
-
政院:待總預算三讀 蘇揆赴立院.報告內閣改組
2023-01-19 16:51:27新聞一開始先來帶您關心,立法院延長會期,預計今天通過年度總預算案;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內閣改組今天會有結果。行政院發言人上午表示,等總預算三讀後,蘇貞昌將到立法院致意、向外界報告改組。
-
蘇揆總辭前慰謝留守人員 陳建仁祝國人寬恕包容
2023-01-22 18:53:52行政院長蘇貞昌即將內閣總辭,大年初一(22日),走訪防疫指揮中心等單位,感謝留守值班人員。有傳聞,可能在大年初五,內閣交接。
-
內閣改組?蘇貞昌:立院會期結束後再報告
2022-12-02 13:11:34民進黨在這次九合一選戰中失利,除了黨內進行檢討外,也掀起內閣改組聲浪,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2日)上午受訪時表示,蔡英文總統有和他討論過,應該要好好地來整個盤點,等立法院會期結束後,有變動會再跟大家報告。
-
立院延會到19日先審特別條例 蘇揆未鬆口何時辭
2023-01-13 22:21:11來看到,今天(13日)上午,立法院長游錫?召集朝野黨團協商,達成共識決定本會期將延會到19日,立院將先行審查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再審年度總預算。另外,內閣改組何時拍板,也成政壇另一焦點。對於兩件政壇大事,總統府期盼總預算案能順利審查通過,讓各項國政工作能夠順利推展。至於內閣調整,將在立法院會期結束後進行討論,若有定案將向各界報告。
-
蔡總統肯定蘇內閣 立院會期結束後討論改組
2023-01-11 21:25:06新聞首先關心,台灣內閣即將改組,傳出蘇貞昌請辭行政院長,外界揣測接任的正副人選,點名前副總統陳建仁、前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11日)上午,總統蔡英文與蘇貞昌在每週例會後,總統府發聲明,肯定蘇貞昌行政團隊,在變局中全力穩定經濟,並表明在立法院會期後,將討論內閣改組,若定案,將向各界報告。
-
傳接任閣揆? 陳建仁:我是學者 不是政治人物
2023-01-13 16:37:06內閣改組的消息滿天飛,外傳蘇貞昌即將功成身退,由陳建仁組閣,不過陳建仁表示,自己是學者,不是政治人物,不用談到接任閣揆的意願。外傳蔡總統擔憂繼任人選無法和在野黨抗衡,因此希望蘇貞昌再撐下去。
-
任職閣揆滿2年 蘇貞昌:沒內閣改組打算
2021-01-14 20:57:33歡迎回到新聞現場。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14日)任滿兩週年,對於過去兩年行政團隊做的種種決定和堅持,他多次以台灣話談到「很慶幸,做出對的決定」。不過,對於內閣改組的傳言不斷,蘇貞昌再次重申,目前沒有內閣改組的打算。
-
蘇揆將率閣員總辭 新財經內閣穩定為原則
2023-01-19 18:06:40立法院今天召開本會期最後一次院會,三讀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往立法院致意,隨即前往總統府,與蔡總統會面約一小時後,在臉書發文表示,為開創新局,他向總統請辭行政院長,請總統儘速指派新的閣揆,他將率全體閣員總辭,以利總統佈展新局。外界預料,財經內閣應會以穩定為最大原則。
-
台疫情降溫 衛福部長:防疫重心轉為監測中國疫情|台灣速速看
2022-11-30 22:22:05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降溫,從12月1日起,戶外可免戴口罩,衛福部長薛瑞元週三(30日)表示,雖然疫情趨緩,但必須注意中國近來的疫情,面對即將到來的過年,恐有一波返國潮,防疫重點將轉為監測中國疫情,以免造成國內疫情波動。
-
內閣改組?蘇貞昌:和總統討論 週四就知結果
2023-01-18 21:40:50新聞一開始,帶您關心,立法院臨時會明天(19日)結束,外傳內閣週四將正式改組,前基隆市長林右昌將接任內政部長,不過林右昌下午回應時沒有鬆口,行政院長蘇貞昌則說,內閣如何調整,他和總統都有討論,明天就會知道了。
-
總統府:駁斥內閣改組 支持蘇貞昌團隊施政
2022-06-10 21:59:26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指稱,傳言6月下旬可能內閣改組,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10日)上午回應,部分人士刻意炒作內閣改組議題,毫無意義,總統蔡英文也沒有內閣改組的打算。府方表示,面對當前國內外政經局勢的複雜變遷,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領的內閣團隊全力以赴,拚建設、拚福利,也全力拚防疫。蔡總統支持蘇院長及內閣團隊,也期許內閣團隊在推動各項施政上,能夠持續做得更多、做得更好,讓國家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