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新唐人產業勁報】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3 月 07 日訊】◎連3日量縮整理 落後補漲族群強勢表態
◎台灣今年經濟能否「保2」 楊金龍點名2大關鍵
◎市場研究公司:陸未來十年GDP恐剩2%
◎只做網購!保健食品10年熱銷月破百萬
相關新聞
-
特斯拉Alphabet財報 美股收黑台積ADR漲0.3%
2024-07-24 17:40:53新聞一開始帶您看到國際股市。美國財報季持續揭曉,Google母公司Alphabet,因雲端業務成長,盤後股價微漲0.07%。特斯拉第二季獲利低於市場預期,股價下挫超過6%。美股週二(23日)終場收黑57點,標普500跌幅0.16%、那斯達克小跌10點、費半下挫1.46%,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收漲 1%。台積電ADR上漲0.3%,收在169.82美元,較台北交易溢價13.9%。日本銀行下週將召開決策會議,今天(24日)日圓匯價來到多月來高點,日股收盤跌1.1%,連六個月下跌。凱米颱風襲台,今天(24日)
-
本周台股重頭戲 台積法說登場、美企財報出爐
2023-04-17 17:26:05好的,本週台股的重頭戲就是台積電法說會,釋出的展望將成為市場推估下半年景氣的重要參考指標。另外,備受市場關注的還有美國科技股財報週,包括艾司摩爾、特斯拉、Netflix、IBM等美國企業將陸續公布財報數據,除了將左右台廠供應鏈股價的表現,釋出的展望也是全球經濟動向的一大參考關鍵。
-
日銀副總裁喊話 日股彈千點站回35000點大關|科技預算提升15% 卓揆:台灣拚AI運用輸出國|SK海力士赴美設先進封裝廠 獲4.5億美元資助|奧運選手瘋台灣珍奶徽章 網拍喊價逼近1萬元
2024-08-07 19:59:08美股週一恐慌性拋售後,投資人開始逢低進場,加上聯準會和華爾街發聲安撫,市場擔憂情緒緩解,美股週二(6日)止跌回穩,四大指數終場收紅。受美股激勵,台股今天(7日)開盤大漲,終場收在21295點、上漲794點,創下史上第一高漲點。 品牌大廠華碩7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2季與上半年品牌財報,交出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三率三升」佳績,稅後純益118.04億元,季增117%、年增356%,單季每股純益達15.9元。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6日公布上季財報,毛利率和獲利不如預期,創下新低紀錄。展望未來,執行
-
凱米襲台搶物資!菜價均漲2成 北農反跌6元|凱米撲台 50間百貨停業 電影院預防性關閉|鳳凰城官商訪台 拜會台積複製「台灣經驗」|2026推摺疊iPhone?傳蘋果已聯絡亞洲供應商
2024-07-24 19:30:40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布第二季財報,表現不如預期,年減7%,盤後股價一度暴跌8.5%。自去年以來,電動車需求放緩,市場也成為殺價紅海。外媒報導披露,多家美歐汽車製造商,已開始減產電動車。 美國兩黨,未來政策基調就是要強化「美國製造」,週三美國鳳凰城、亞利桑那州,官員、地產商代表來台,計畫參訪台積電總部、新竹科學園區,希望複製台灣經驗,在亞利桑那州台積電廠區週邊,打造類似竹科的科學園區。 日前美國前總統川普接受訪問時,指台灣在價值5000億美元的晶片業中,搶走美國的霸主地位。對此,《CNN》報導指出
-
鮑爾放鴿美股收紅 台積電領漲台股破23100點
2024-07-03 17:20:01新聞一開始帶您看到國際股市。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釋放鴿派訊息,週二(2日)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紅,特斯拉股價漲10.2%、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紀錄。激勵台股表現,台積電走強帶動下,上漲293.06點,以23172.43點作收。台積電收在最高點979元、漲19元;鴻海收在最低點203元、下挫1.5元;聯發科收1405元、下跌5元。品牌廠華碩今天(3日)除息,每股配息17元,早盤開低後盤中翻紅,填息率35%。
-
台股明恢復交易 短線震盪整體機率大
2023-02-28 17:03:39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部分資金逢低買進科技股,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大漲5.46%,美股週一 (27 日) 同步收紅。道瓊工業指數微漲70點,那斯達克、標普 500 指數小幅上揚,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紅上漲0.5%,不過台積電ADR下滑近1%。4天連續假期結束,台股即將在明天恢復交易,有分析認為,雖然美股周一上漲,但整體來看還是屬於下跌,台股明日出現震盪整理機率大。不過特斯拉股價大漲,也會影響台股電動車相關類股表現,此外MWC相關概念股,也是值得留意。
-
公股首家開辦私人銀行!鎖定台商回流.高端客層
2023-09-26 17:33:14國內公股銀行,兆豐銀位居台灣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第二大銀行,尤其中國經濟放緩下,不少台商資金回台「落葉歸根」,26日宣布宣布推出私人銀行服務,成為公股行庫第一家。
-
「台灣先生」谷月涵看台股 並肩美股七雄|台積電技術領先!最強1奈米拚2030完成|大逃亡!今年流入陸股的外資近九成退場|藝人西進風險高 外媒指五月天遭中共施壓
2023-12-28 19:38:09「台灣先生」谷月涵觀察台股表現,認為台股已經可以與美股七雄並肩而行,可稱之為第八雄,即便經過美中貿易戰與台海局勢緊繃,但台股績效還贏過美國中小型股指數羅素2000,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分析,台灣產業減少對大陸內需市場依賴,轉向歐美,而這幾年中國的經濟轉弱,歐美經濟轉強,台灣搭上順風車,產業景氣持續的好轉。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技術發展受到全球矚目,近日外媒披露,台積電持續往1.4奈米和1奈米邁進,預計在2030年完成。 2023年進入尾聲,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流入中國大陸股市的資金,
-
美財部出手穩信心 台股轉強小漲34.29點
2023-03-13 17:16:55新聞一開始帶您關心國際股市,美國矽谷銀行上週五宣布倒閉,遭到強制接管,美國四大指數應聲走軟,不過美國政府決定出手干預,穩住市場信心,美股期貨夜盤走高,帶動台股開低走強,加權指數終場小漲34.29點,收在15560.49點。而金控公司法說會本周開始密集舉行,包括14日打頭陣的台新金與新光金,16日開始,包括富邦金、華南金與兆豐金將陸續登場。
-
中國抖音爆紅「蠟瓶糖」竄台 衛福部示警食安疑慮
2024-09-17 21:15:30又有一款從抖音(TikTok)平台爆紅的中國零食!「蠟瓶糖」近日在台灣引起關注,連在網購平台上也可買到,但多數無標示成分及許可,中國還有相關新聞疑混入工業蠟,吃多恐增加罹癌風險。
-
陸電動車大打價格戰 鴻海看好CDMS成趨勢
2023-12-23 15:26:19電動車產業出現逆風,陸企大打價格戰,就連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也大幅價降促銷,不過轉型衝刺電動車的鴻海高層認為,產業越競爭,將加速傳統車商,走向外包生產,也成為台廠機會。
-
後疫時代保健食品產值破兆 台廠攜小農奪商機
2023-05-09 20:27:05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預防保健意識大幅提高,加上高齡化需求,促使全球保健營養食品市場規模,在2026年有望破1兆美元。不過相關新品上市,每年全球就有2.3萬支。保健食品進入新戰局,如何走出差異化,搶奪市占率,考驗廠商智慧。生技業者攜手小農,走出獨有的台灣優勢,搶奪先機。
-
特斯拉慘遭「養套殺」宣布中國全車系大降價
2024-04-22 13:04:31特斯拉召開法說會前夕,21日宣布在中國全車系車款,全面大降價,特斯拉營運明顯遭遇中國企業高度競爭,公司股價已經下跌4成。彭博(Bloomberg)前專欄作家史密斯(Noah Smith)撰文指出,因中國車企競爭,導致特斯拉前景籠罩陰影,揭露中共對於外商「養套殺」模式。
-
台股跌兩千點創紀錄 台積電跌停 證交所急喊話
2025-04-07 13:29:43全球市場出現「黑色星期一」,台股連假休市,週一(4/7)重啟開盤,但多家公司直奔跌停,加權指數快速下殺超過2千點,創下台股最大跌點與最大跌幅,但成交量略顯低迷,證交所上午緊急出面喊話。
-
Apple Watch也能測血糖?蘋果傳找台積電助攻|財經100
2023-02-23 18:33:56蘋果公司傳出秘密進行中的血糖測試研發計畫出現重大突破,利用敷貼皮膚上的細小探頭,最終可能進入智慧手錶產品線。彭博報導,這套血糖測試系統將仰賴蘋果設計的矽光子晶片與感測器,委託台積電生產主要晶片。
-
謝金河估台今年出口史上第三佳.台股首超港股
2023-09-21 13:42:04財經專家謝金河12日在台南演說,看好台灣2023年貿易出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都將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他還認為,台股加權指數,在下半年將超越香港恆生指數。
-
中國特斯拉車禍影片曝光 網友:安全性領先華為|中國一分鐘
2024-05-02 19:36:33 -
台積電8月營收公布受矚 台股拚站回月線
2024-09-09 17:36:34而台股本周盤勢,拚站回月線,市場聚焦台積電明天10日將公布的8月營收表現。累計今年1到7月,台積電營收為新台幣1兆52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5%。法人機構間推估,第3季每股獲利成長為11.2元;另外,毛利率將較上季增加約1.5個百分點。台積電表示,預期第3季營收,將受益於智慧型手機和AI相關商機,對先進製程技術的強勁需求。
-
美股7巨頭財報陸續公布 市場屏息以待
2024-04-22 17:29:24來關心,美股「科技七雄」上周市值合計蒸發9千5百億美元,寫下歷來最大單周市值損失情況。而本周,七雄中的特斯拉、Meta、Alphabet與微軟將公布財報,市場高度關注企業能否釋出佳音,強化市場信心。
-
BBC:馬斯克財富大量蒸發 打破世界紀錄
2023-01-12 18:12:41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曾榮登全球億萬富豪榜首的馬斯克(Elon Musk)近期資產大量縮水,如今他的損失已超越日本企業家孫正義,打破個人財產損失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