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展本土「自製自銷」 台灣急單能長久?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4 月 03 日訊】全球半導體產業吹起寒風,多家廠商都傳出營運壓力,不過就在此時,業界卻傳出,中國大陸科技業者華為,因為擔心美國禁售令影響,加大對供應鏈,提出拉貨需求,不過外界也分析,中國大陸有意發展本土半導體自製自銷,更有所謂「華為生態系」,中長期而言,台灣能否吃到相關訂單,恐怕還要再觀察。

美中貿易談判如火如荼,業界傳出,陸企華為,為力拱新機P30上市,加上避免成為美國禁售令對象,緊急對供應鏈提出「拉貨」需求。台灣晶圓龍頭台積電、封測廠日月光、鏡頭廠大立光等,陸續傳出接到急單。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目前在(中國大陸)境內的中興國際,還是沒有辦法追上的一個情況之下,台積電還是都會是華為最主要的一個下單對象,當然短期之內,我們的日月光控股公司,在先進封裝製程上還是相對的領先,不過我們還是必須要關注,在中國的這個部分,急起直追的一個狀況。」

手機銷量看淡下,華為卻逆勢上修2019年手機出貨量,從2.5至2.6億支,上修到2.8億支。

儘管業界,對於急單需求來者不拒,不過美中貿易戰,中共有意發展本土半導體、ICT供應鏈「自製自銷」,華為生態體系(eco-system)擴大,也成為台灣產業,一大隱憂。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所以未來在華為是不是會進一步將海思這一部分的自製的晶片的一個比例再度拉升,那麼這個都會對其實台灣的IC設計業者,會造成比較大的一個隱憂。」

騰旭投資公司投資長 程正樺:「應該說一個公司,你不具備世界頂尖一流的技術,其實很難做到華為的生意,因為很多生意它會自己做,就剛剛講的嘛,比如說它主要下單台積電,或穩懋這類型的公司,你台積電如果製程被對岸趕上了,那當然它就跑去對岸做了。」

兩岸半導體走向零和競爭,台灣能吃到的陸企訂單,就怕有限。以IC設計來看,中國大陸IC設計市占13%,也緊追台灣的16%,差距僅3%,市場初估海思,2018年營收76億美元,對比聯發科的78億美元,規模相差已經不大。

專家建議,台灣持續維持技術領先優勢之外,也應透過外銷方式,擴大在東南亞市場布局,進一步分散市場。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