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技術結合無人機 熱帶雨林動物輕鬆找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02 日訊】根據統計,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紅毛猩猩數量在上個世紀從23萬銳減到10萬左右。而科學家觀察猩猩數量的傳統方法是徒步穿越叢林,計算猩猩的巢穴後進行粗略數量的估計,既耗時又費力。現在有一種新的技術從天文學觀測延伸而來,將熱源偵測技術與無人機結合,使得觀測野生動物數量的方法更加有效便利。

    在馬來西亞沙巴省的婆羅洲島上,熱帶雨林濃密,為了追蹤紅毛猩猩的數量,科學家以往需要長途跋涉、翻山越嶺進行實地觀測。然而,隨著一項突破性技術的發展,結合生態學、天體物理學和無人機,讓研究猩猩數量的方法有了新法寶。

    由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猩猩保護組織(HUTAN)組成的科學團隊,在2018年5月,以無人機在婆羅洲叢林上空搜索了六天。無人機上配有紅外線熱成像攝影鏡頭,捕捉猩猩在叢林裡的熱量特徵。這項熱源偵測技術由天文物理學家朗莫爾(Steve Longmore)所提供,在天文學界常用來研究恆星的亮度。

    靈長類生物學教授 威奇(Serge Wich):「熱帶地區是一個非常潮濕的地方,非常炎熱,所以我們一開始不確定是否可以從無人機捕捉的影像上看到巢中猩猩的熱信號,但幸運的我們看到了。我們現在可以非常成功地從不同的高度偵測巢穴中的猩猩,我們從這之中獲得了許多資訊。 例如,我們也發現,即使猩猩被大量的植物覆蓋,我們仍然可以偵測牠們的信號。」

    在清晨與傍晚,叢林的氣溫相對較低時,動物的熱影像會相對突出於環境當中,最適合使用這樣的熱源偵測技術。實地調查小組總共進行28次飛行偵測,從空中成功發現41隻猩猩,並由另一個地面小組確認猩猩的存在。

    在空中偵測的過程中,調查小組也捕捉到侏儒象和一群長鼻猴的熱影像。這些發現讓研究團隊感到相當興奮,同時他們也在研究 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演算法,要區別出各物種獨特的熱量特徵。

    科學家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將前往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他們將嘗試以這項技術研究阿勞特拉的狐猴 (Lac Alaotra bamboo lemur)。

    新唐人亞太電視 Kevin 綜合報導

    【大千世界 Amazing World】YouTube頻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