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患者福祉 健保將擴大給付範圍
文:NOW健康 陳盈臻(健康傳媒)
為減輕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之經濟負擔,中央健康保險署繼自104年1月1日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並於次年(105年)7月1日放寬給付規定,取消終身給付1次的限制後,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日前開會決議,「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使用之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3種組件一併納入健保給付,並於108年8月1日起實施,估計每年有近300名病患受惠。
巴金森氏症是1種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患者會出現肢體僵硬、顫抖、失去平衡感等相關動作障礙症狀;但臨床對於無法藥物控制的患者,會建議以外科手術進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藉由電刺激調節視丘下核的異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腦神經訊號,便成了另1種治療選擇。
健保署考量病人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俗稱脈衝產生器、電池)後,除了植入於鎖骨下之電池外,還需要植入1組細長的電極導線,藉著產生電流來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而後者目前仍需自費。為保障民眾就醫權益及提升醫療品質,經慎密評估及蒐集資料,已爭取預算提案同意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之導線、導線延長線及導線固定蓋等3種組件也一併納入給付,並自108年8月1日起實施。
健保署說明,巴金森氏症病人是否需植入裝置,必須經由醫師臨床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健保給付該項導線之組件,限裝置深層腦部刺激器患者使用,以申請一次為限。估計健保1年挹注7千多萬點預算支應,有281人次受惠。未來會持續將醫療資源運用於涵蓋不同科別領域的病患共享,精進醫療照護品質及守護全民健康福祉。
相關新聞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
2017-05-16 12:22:46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罹巴金森氏症?希拉蕊跌倒掉出治療設備
2016-09-14 20:20:21再來關心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 希拉蕊有沒有罹患巴金森氏症?近來受到大量外媒關注。有媒體報導,從希拉蕊昏倒當天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從希拉蕊的右腳褲管裡,掉出了一個銀白色條狀物體。美國媒體認為,這可能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醫療設備的部分零件。這套設備可以監測病人的身體情況,根據需要隨時直接向病人的胃部泵入適量的藥物。另外,當天一張照片當中,一名女子勾著希拉蕊,疑似邊走邊幫希拉蕊把脈,被認為是希拉蕊的貼身護士。
-
中醫三方劑 治療『帕金森氏症』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7)
2020-10-17 18:47:35有位王伯伯近半年來,駝背愈來愈嚴重,手臂會不自覺地擺動和顫抖。同住的家人都以為伯伯只是『老了』,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罷了,直到被人提醒要不要看神經內科呢?家人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嚴重!』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電視版
2017-05-12 15:35:45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腦中風8大高危險群 定期頸動脈超音波可提早預防
2019-07-11 18:53:201名70多歲何先生患有高血壓,長期以藥物控制,體能狀況還算不錯。某次例行性身體檢查,臺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林信光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何先生的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提醒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隔1年再追蹤,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雖然何先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還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減少中風危機。
-
研究:尿道感染 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恐增3倍
2019-07-15 18:33:47夏天氣溫悶熱,容易有尿道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現在有研究發現,尿道感染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發表在《中風期刊》(Stroke)。
-
世界巴金森日 台約8萬患者 醫師:年齡層下降
2023-04-11 21:26:13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再度喚起台灣人對巴金森氏症的重視。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而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約有8萬名患者,而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
台數十萬巴金森患者 專家公佈深腦刺激術
2015-11-22 21:34:04台灣有20萬到50萬名的巴金森氏症病患,會手腳顫抖、身體堅硬、動作遲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安全。有醫院公佈深腦刺激手術,希望幫助患者症狀改善。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預告
2017-05-21 19:47:15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長輩耳背失智風險高 應及早就醫
2018-09-18 14:19:28上了年紀的人多有「耳背」困擾,常被認為是自然退化的一種,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患有聽力障礙的老年人,失智風險明顯較高,亞東紀念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提醒,中老年人如有聽力障礙,在人際關係溝通上一定會出現阻礙,容易產生誤解、溝通困難,以致社交退縮、減少動腦思考,間接提高失智危險。
-
精準放射治療用於轉移性腦瘤 醫盼放寬條件守護社會成本
2020-12-23 17:42:031名80多歲老奶奶,10年前確診乳癌,病情一直都控制的不錯,然而在今(2020)年2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不得已接受全腦放射治療,11月檢查下確認腫瘤大幅縮小,但原本能夠自我行動的生活,變得只能坐在輪椅上活動,認知功能也明顯變差,若能用腦部精準放射手術,狀況可能非常不同。
-
新藥新科技難納健保 考慮有條件收載解套
2023-02-28 16:03:12部分新藥新科技昂貴卻療效實證不足而遲未納入健保,病患自費負擔不小,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未來考慮有條件暫時健保收載,交由專家討論,也將考察英國癌症藥品基金運作方式。
-
中醫三方劑 治療『帕金森氏症』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7)預告
2020-10-16 15:30:22有位王伯伯近半年來,駝背愈來愈嚴重,手臂會不自覺地擺動和顫抖。同住的家人都以為伯伯只是『老了』,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罷了,直到被人提醒要不要看神經內科呢?家人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嚴重!』
-
大腸癌連15年居榜首 達文西手術治療大腸癌納健保
2023-01-03 22:23:47根據國健署在2021年底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連續第15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2019年癌症資料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總人數為16829人。嘉基大腸直腸科醫生建議,年齡為50歲以上,有腸道病史、大腸癌家族病史等皆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應每2年定期進行糞便潛血篩檢。
-
健保強化苗栗山城急重症醫療 守護民眾生命安全
2024-02-23 18:25:10守護苗栗山城南北居民急重症醫療,苗栗縣政府今(23)日召開的「雙重度醫療聯盟再進化」啟動儀式,日(6日)前獲衛福部評定為「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為恭醫院,與縣內1家「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大千醫院)及4家「急救責任醫院」(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苑裡李綜合醫院、大順醫院、通霄光田醫院)組成緊急照護醫療網絡,完善緊急傷病患醫療救治及健康守護。
-
護孕婦!健保署: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試紙 免費給付放寬
2023-08-17 14:44:45少子化的狀況下,胎兒健康更為重要。強化守護母嬰健康,健保署將於112年9月1日再次放寬自確認懷孕起經診斷有糖尿病患者(包括孕前已診斷、孕期新診斷與妊娠糖尿病),1天給付5片血糖試紙至生產為止。健保1年挹注4千4百多萬點預算支應,約1萬2800多名孕婦受惠。
-
健保署攜手桃竹苗47家公所 關懷在地弱勢民眾
2023-12-14 20:04:01中央健康保險署北區業務組與轄區桃竹苗47家鄉鎮市區公所共同合作持續強化延伸關懷觸角,建立欠費通報關懷網絡,提供即時協助弱勢家庭解決健保欠費。據統計112年5月至10月共協助53案,繳清健保欠款金額達360萬元,北區業務組組長林寶鳳今天(12/14)特別公開表揚13家績優公所並給予肯定貢獻及感謝。
-
英國研究:長者常失眠、做惡夢 恐高機率患巴金森氏症
2023-07-28 18:21:16常做惡夢,這會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前兆?英國1項研究顯示,每週至少做1次惡夢、較難入睡的年長者,幾年後巴金森氏症發病機率是其他人的2倍。
-
6旬婦罹巴金森氏症!長期服藥病況卻無感 原因出在這
2023-10-23 16:00:50年約68歲的李小姐,6年前有右腳震顫的狀況,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長期在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看診。雖定期服藥,但李小姐仍感覺好像有一股力量侵蝕著她的身體,甚至影響到日常穿衣、洗澡等生活,讓她感到十分困惑及沮喪。
-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2021-06-16 19:03:55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肝癌皆高居癌症死亡率第二名,主要原因與肝癌難早期發現有關。黃天佑醫師解釋,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除非腫瘤生長在肝臟表面、壓迫到其他器官或肝臟功能已降低到30%以下,否則肝癌幾乎不會引起明顯身體不適。常見的肝臟功能障礙相關症狀,如:黃疸、疲勞、腹痛、食慾不振等,皆不會在早期發生,因此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常常已是晚期甚至如張先生一樣已經發生轉移。